第23节:君权与相权:董事长与总经理(2)



系列专题:《解析中国皇朝管理:黄色管理》

  这说明在汉朝初期,丞相的权力是比较大的。其好处是丞相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高效率的处理政务;在遇到王朝危机时,可以挺身而出,保护王朝的安危。在汉朝初年,吕后临朝称制,掌握了汉朝的大权,并打算废掉刘氏集团,建立吕氏集团的统治。其时,正是丞相陈平联合周勃消灭了诸吕,重新确立刘氏江山。当然,这种相权较大的制度安排也有弊端。若适逢有野心的丞相,可能取而代之。

  汉朝守成阶段,设定宰相就是一个人,实行领袖制宰相。左宰相和御史大夫只相当于副宰相。而到了唐初贞观年间,宰相的权力被分割到了三个部门: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三个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长官在决定重大事宜时,要召开政事堂会议,能参加政事堂会议,并有发言权和决策权的官员都可视作宰相。这种制度下,宰相的权力还是很大的,能够独立决定许多大事。皇帝的诏书和敕令都必须经过政事堂会议,并有"中书门下之印"发布全国,才有效力。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被各级机关所承认。这种制度对皇权是一种比较大的约束。所以在武则天时期,曾有这样的说法:"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中书省武则天改称凤阁,门下省武则天改称鸾台),这仍是说一切皇帝诏命,必经中书门下两省。

  上面的单一宰相制和集体宰相制,实际都是相权比较大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皇帝的权力受到了约束。但总的趋势是皇权日益集中,相权不断被分割。到了明清两朝,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相权已被大大削弱,而且连名义上的宰相职位都被取消了。明太祖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取消了宰相的职务,而由皇帝自己处理全国政务。此时的朱元璋可谓董事长兼总经理,其忙碌程度可想而知。后来,朱元璋不得不另想办法,这就是在皇帝办公的地方设立内阁,安排内阁学士值班,以备皇帝随时顾问。此时的内阁学士,不论官品(四品、五品的小官),还是实际权力(只备皇帝顾问,没有任何决策权)都比较小。但是,朱元璋的子孙后代没有他那样充沛的精力,所以逐渐提升了内阁的权力,内阁有了"票拟之权",即代替皇帝处理政务,但需要经过皇帝批准之后,才能有效。到明朝中后期,内阁的权力和地位逐渐上升,内阁首席大学士被称为"首辅",这个首辅,不是名副其实的汉唐宰相,只是类似。汉、唐宰相对政务是有决策权的,明朝的内阁和内阁首辅则没有,即使做出了决策,也是代替皇帝决策,最终的权力在皇帝;内阁只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处,内阁首辅是皇帝的秘书长。到了清朝,沿袭明制,不设宰相;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处。康熙朝,又设立南书房,以备皇帝顾问和代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和乾隆年间,设立军机处,逐渐代替了南书房的地位,成为清朝的"宰相"。

  从历史上来看,君权和相权的关系,一直是皇朝中央政府权力关系的核心。二者关系处理得当,可为皇朝由守成阶段顺利转入盛世阶段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该皇朝的基业长青。因为,这对关系,从根上说是一个组织架构的核心,对应的决策和执行功能也是管理过程的最要。从逻辑上讲,皇权必须由一定的相权来辅佐,这不仅可以使皇帝潜在后台,省却具体事物的缠身,而且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还能腾出力气来保证对执行的监督。拿到当代来讲,其中原因和利害关系,已是十分明了,不再赘述。

  二、中央与地方:总公司与分公司

 第23节:君权与相权:董事长与总经理(2)
  现代经济中,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分公司是总公司的一部分,作为总公司的派出机构,参与市场活动。分公司在组织结构、人事安排、财务管理等方面都与总公司有相对应的机构。在这种制度下,分公司的一切活动都受制于总公司的战略安排。在历史上,这种模式可以视作郡县制。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地方政府无论在法制上,还是在军事、财政上,都受制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对中央政府负责。第二种类型,分公司是独立的公司,拥有自己独立的人事管理、财务权力,总公司对分公司的控制通过分公司的股权结构来进行;总公司是分公司的母公司,但是总公司不插手分公司的具体运营和管理事务。在历史上,这种模式可以视作封建制。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政府通过分封控制地方。各个封国在自己国内拥有军事、财政和人事管理的权力。封国对中央政府的义务在于封国要宣誓对皇帝效忠,向皇帝纳贡,在战争中,派军队支持皇帝。

  先说封建制。封建制真正流行于周朝。周朝裂土封疆,在中央政府之外,分封了八百多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名义上是周王的领地,由周王分封给贵族和功臣,实际上,周王对诸侯国没有行政管辖权。各个诸侯国定期向周王缴纳贡赋,在周王出征时,派兵勤王,帮助周王打仗。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取消了封建制,在原来诸侯国的领地上,建立了直属中央的郡县制。刘邦集团创业成功,建立汉朝,面临集团内部的组织构架问题,刘邦集团的领导层认为"秦乃亡于舍封建行郡县"。便分封了一批异姓王,这些异姓王实际上就是诸侯国,以期避免秦亡之祸。诸侯国同周朝时期一样,在民政、财政和军事上都独立于中央。后来刘邦看到异姓王将导致地方势力尾大不掉。因此,刘邦铲除了各个异姓王,并于诸将杀白马起誓,约定"非刘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但是,刘邦却又大封同姓王,企图以同姓王的诸侯国来屏藩中央,保证刘氏王朝的统治。这些同姓王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独立于中央的权力。事实上,同姓王也一样不能保证王朝的稳定和统一。刘邦在去世之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分封吴王刘濞时,刘邦拍着刘濞的后背说:五十年后东南有人作乱,不会是你吧?果真被刘邦说中了,景帝时,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刘濞。从历史上看,汉以后,凡是实行封建制的朝代,都不稳定,且深受其害。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司马氏为王,其本意是让这些同姓王保卫中央政府,但是,迎来的却是"八王之乱"。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分封诸王的封建制,逐渐被郡县制所代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1251.html

更多阅读

第23节:要做真正的聪明人(1)

系列专题:《职场生存学: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第五章  要做真正的聪明人  职场潜规则第五条:做事要藏拙,做人要露怯。  在职场中,笨和聪明,往往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  那些公认的聪明人,在职场中的命运往往不会

第23节:怎么开店才能赚钱(2)

系列专题:《史上最好看会计入门:牛角包一样的会计》  “哦,妈您这么解释就合理多了,现在我明白我爸为什么不回来了,您活活把一位老同志吃伤了。您要是再这么给他吃面包,我估计我爸得离家出走。”  第二节: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与VCD的关

第23节:如何抗拒忧虑(5)

系列专题:《顶级成功学大师的箴言:做最好的自己》  第一步:首先毫不畏惧而诚恳地分析整个情况,然后找出万一失败后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第二步:找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之后,让自己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接受它。  第三步:平静地

第23节:好心态助你“不可替代”(7)

系列专题:《基业长青企业员工秘笈: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第五节 一起开创大场面  英国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美国的罗勃?凯利教授试图解析与“职场红人”有关的课题,他从事

第29节:视觉记忆与反思

系列专题:《美国畅销影评写作指导:如何写影评》   第23节 视觉记忆与反思  最后,评写《精神病患者》的作者以经典的淋浴镜头为主,将焦点集中于观看与性:《精神病患者》描述的是男女相互注视时,性与性别关系中隐藏的暴力。玛丽昂的被

声明:《第23节:君权与相权:董事长与总经理(2)》为网友茬刪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