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儒学的第一次复兴(1)



系列专题:《中华文明复兴的必由之路:管理治国》

  儒学的第一次复兴

  汉初70年,黄老之学兴盛,因为举旗造反伤了元气,急需休养生息。此时的儒学难免也受到黄老之学的影响,所以兼尚无为,想以此获得官家的青睐能有一口饭吃。贾谊是最有名的代表,写过38篇策论,重弹了"民者诸侯之本,教者从政之本"的老调,显然还是孔孟的衣钵没有失传,但也因为他偷学黄老之术,又杂有刑名阴阳之论,拳脚凌乱而被人误以为是法家功利之徒。――儒学擅长俯仰之变,几乎随波逐浪,可见一斑。

  黄老之学很有市场,但儒学也不完全令人讨嫌。公元前136年,官方设置最高学府"太学",设五经十四博士,儒家经典有了栖身之所,公孙弘以及董仲舒等人的"公羊学"很快成为"显学"。――毕竟教书还是儒家得以发迹的看家本领。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全面执掌权柄,邀集各地贤良对策以显示自己礼贤下士的行事派头。平民出身的董仲舒自然力主本门儒家治国之论,要将其列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且推出了选拔贤能的察举制度――文官管理制度。"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实际上也可能是把黄老刑名、农杂纵横等百家思想都改装到儒学的旗帜之下,借此统一了自战国以来的多元思想。

  本来就是纨绔子弟的汉武帝好大喜功,哪里会体察、体恤民生的艰难,随即抛弃了黄老之学,开始推行他的"有为"政治。首先将民间数十年来创造的财富搜刮到中央政府,然后大力扩展版图,旨在谋求庞大的统一帝国,北伐匈奴,南剿南越……思想上则由儒学钳制了其他门派,取得了高度的思想统一。

  汉初叔孙通的儒家礼仪制度让刘邦改头换面,八面威风,过足了帝王之瘾。战国时代君臣间面面相对,促膝长谈的场景不再出现,皇帝和大臣之间因为距离而产生尊严。董仲舒等人所倡导而推崇的神学天道观也将君主视为承上天之命治理民众的代表:"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度制不节。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促使汉武帝确立的儒家意识形态也可以使民众杜口绝言。思想的统一,才能保持皇权政治的统一,要禁止儒家之外的其他思想,非儒家莫属。――因为儒家从孔夫子开始就有了删改史书的传统。董仲舒理应得到了真传,他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课、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而勿使并进。"――连晋身之阶都被儒家之学占据,天下士子为了利禄和仕途,也只能一辈子争诵六艺,在儒学典籍里皓首穷经了。

  汉武帝对儒家的制度化推崇,促成了儒家经学的兴盛。董仲舒成了一代儒学大师,难说他有没有从儒学中获得道德良心。然而,当汉武帝搞到天怒人怨之时,他还是以他自创的"天人论"――自然灾害和不祥之兆是上天的旨意――惩戒了一下这个不可一世的皇帝,使他给自己下了"罪己诏"。不过,董仲舒的今文经学也因为假借天命或圣言、编造各种隐语以预示吉凶的"谶纬之语"终于与迷信合流,捉刀自伤。后起者扬雄、桓谭和王充就对他的神学目的论十分鄙视。王充撰写《论衡》拆掉了董仲舒"灾异谴告"、"天人感应"的幌子,甚至到了东汉末年,王符和仲长统两人仍没有放过董仲舒,再次撰文批驳董仲舒带来的迷信学说和有神论。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依附于道家但又标新立异的本土宗教--道教也随后在东汉末年问世。儒学与时俱进,又有一番攀附的作为。

 第17节:儒学的第一次复兴(1)
  汉武帝以来的各代君主坐稳了王位之后都有过一阵尊孔崇礼的冲动,推尊儒学,而儒学也几乎成了皇权专制王朝的意识形态和统治思想,至少是个门面。儒家理想既然被抬上了神坛,也遭受到了该有的亵渎。也有学者认为儒学导致了国人民主精神的沦丧,成了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国教。"民本"之论虽然被后世儒生传承,但因为自己的依附性立场,用来对付暴君总是底气不足,而儒学本身的衍变已经使它面目全非。

  韩柳文章见道统

  儒家思想劝谏君主时,大概说了不少"尊民""重民""亲民""爱民"的大话,也没有哪一个君主听得进去,所以到了东汉就盛极而衰了,魏晋时代几乎销声匿迹。一直到了隋代末年,王通成为一代儒宗。无为而治成了王通儒学的最高理想,仁义礼乐仍然是他的治国之道,而爱民厚生是其政治的根本。明学老庄道家之术,而以儒学为体。王通带出了唐初的儒学名声。

  李氏父子平定天下,民众安居乐业之后,大唐声威远播。新罗(朝鲜)来唐请安,日本入朝受经。盛世来临,民族自信与日俱增,儒学也随之中兴。唐太宗李世民特意宣扬君民舟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显然,尊重人民仍然只是一种怀柔政策,历代开国君主都要据此确认一下自己的正统,就像西方基督教国家总统上任伊始必须手捧《圣经》宣誓一样。

  唐代中后期儒学能够声誉隆起,"道统"再次复兴,几乎全凭韩愈、柳宗元的文章。韩愈(768-824)拥护君主专制,号称推尊孟子的贵民之说,不过却有尊君抑民之宏论。他认为,"民之初生,固若禽兽然",既然人民没有自生自治的能力,那就必须要有君尊师长来教化养民,"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韩愈文章一向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纵横天下而绵绵不绝,思想充溢在他的才情之中,宋人将其奉为儒家正统。

  唐代开国皇帝算是比较开明的,而且魄力也绰绰有余。韩愈将君主推为至尊之首不是没有道理,"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韩愈认为,君主本身就是法令。――孟子当年还敢暗示齐宣王,失职之君可以废弃,到了韩愈这里,一国之君可以自行其是。既然如此,韩愈照样也推崇儒家先祖孔子的"民可使由不可使知"论调,而且对晚周庶民议政大加讥讽。可见,韩氏儒学并不是孟子薪火相传的传承者,而倒是接近了荀子之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1361.html

更多阅读

第4节:我的“第一桶金”

系列专题:《创业者必读圣经:山木方法》  三、我的“第一桶金”  1.一份菜单,一个机遇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被蚊子咬醒了,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朦朦胧胧在草地上睡了一晚。醒来的我头脑似乎清楚了一些:“先填饱肚子,然后想办法先回家

第23节:做梦的第一道关口(6)

系列专题:《心灵成长与自由意志:做梦的艺术》  “这正是我想要告诉你的。为了弥补梦的幻灭特性,巫士发明了使用出发点。每次你挑出出发点去注视时,你会得到一股能量,所以在刚开始时不要在梦中看太多事物,四样就够了。以后你可以扩大范

第21节:做梦的第一道关口(4)

系列专题:《心灵成长与自由意志:做梦的艺术》  当我告诉唐望我尝试跨越做梦的第一关所遭遇的失败后,他给我一些指引。“要做梦者在梦中寻找某样特定的事物不过是一个借口。”他说,“真正的课题是觉察自己正在进入梦乡,但是很奇怪的,要

第18节:做梦的第一道关口(1)

系列专题:《心灵成长与自由意志:做梦的艺术》  2 做梦的第一道关口  在正式进入做梦的课程之前,唐望以渐进的方式先讨论第二注意力:一开始时它只像是一种奇闻,缺少实际的可能;然后它变成只能被感觉,像是一种刺激;最后它进展成一种存在

第55节:情绪的感染力--积极情绪(1)

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40.情绪的感染力--积极情绪  最近你的同事小李接手了一个很棘手的项目,他做的第一次提案就被打回来重做。时间紧迫,客户要求又刁钻,令他压力很大,情绪也跌到冰点。  从老板的办公

声明:《第17节:儒学的第一次复兴(1)》为网友舞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