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生产方式》第30节: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



系列专题:《丰田生产方式》

●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

  现代汽车生产方式是亨利?福特一世(1863—1947)建立的。

  汽车制造方法的种类之多,严密地说来,可以说是同汽车企业,不,是同汽车工厂的数量相等。在那么多作法中,浸透着企业经营者的哲学、工厂负责人的个性。

  话虽如此,但在现代工业中,汽车生产的基本方式仍然是福特亲自实践创造出来的大批量生产的方式。

  “福特体系”至今仍是美国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象征字眼,是通过流水线作业的大批量生产的方式,亦有人称之为“自动化方式”。

  真正的大量生产体系,就是在使用传送带的流水作业中,对原材料进行机械加工、装配,做成零部件,再把做成的多种类型的零部件提供给按一定速度运转的总装配流水作业线上的各个工序,进行安装;然后成品车便一辆接一辆地离开流水线。

  据说,福特体系是在1908年至1913年的五年中间,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创造出来的。它几乎是与汽车大批量生产的象征——福特牌T型汽车——在市场上销售的同时公开的。

  为了弄清福特式生产体系和丰田生产方式有哪些不同,首先要具体看一看福特式生产体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系。

  谁最准确地谈到了这一点呢?福特公司前总经理查尔斯?索伦森亲自记述了福特体系创造的过程。他自豪地说,福特体系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搞出来的。索伦森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本来是生产部门的指挥者,在亨利?福特一世病故、第二任爱德瑟也辞职之后,他使福特公司的发展形势继续下去,然后又把它交给了现在的亨利?福利二世。

  在索伦森的著作中充满着启发性的内容。我们先引用一下其中对福特体系的发明和实行过程中最能说明情况的部分。

  组装汽车比把零部件运到组装场所还要简单……(略)我们通过只解决所谓搬运起来较快的零部件的问题,逐步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像发动机、车轴这种大型零部件需要有较宽敞的场所。

  为了保证这种宽敞的场所,我们决定把体积小而容易成批搬运的东西存放在院内西北角的仓库里。其次,我们和仓库部门谈妥,要他们每隔一定的时间就把捆成包并打上记号的一组零部件运往三楼(组装线)。

  这样,零部件的处理简单化了,情况也就变得一目了然了。但是,我对这种方法并不感到满意。就在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如果移动底盘,装配作业就可以简单易行,装配速度也会加快。这种办法,就是先从工厂的一头移动底盘,给它安上车轴和车轮,然后使带着车轴和车轮的底盘从部件仓库中通过,而不再是从仓库搬动底盘那里。”

  在车轴和车轮装配前,底盘与车架放在滑板车上,底盘前端部分绑上绳子,拉着它就可以做装配作业。然后,利用装上的车轴使底盘移动。经过零部件之间的装配作业实验之后,一面继续改善移动装配线,一面为了使零部件可以尽快地装上底盘,而进行复合组件的装配作业(例如先将水管装上散热器)。将它们迅速地装上底盘,再装上方向机柱齿轮,高压线圈。 (摘自《福特的光荣和悲剧》,高桥达男译)。

  这就是建立福特体系流水作业首次试验的情景。

 《丰田生产方式》第30节: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
  这种流水作业的基本方式是世界上一切汽车企业中是通用的。最近,又出现了一种波尔波方式的作业法,由一人装配好整个发动机等,但是,主流仍是福特式流水作业。

  索伦森先生所描述的是1910年前后的情景,但其基本模式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仍未发生变化。

  丰田生产方式同福特体系一样,基本形式是流水作业。索伦森在放置零部件的仓库上颇费了一翻苦心,而丰田方式却不需要仓库。在这里我想让大家再回忆一下所谓的“准时化”,就是使需要的零部件、按需要的数量、在需要的时刻到达总装配工序的每道流水线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1802.html

更多阅读

《团购内幕》第12节:明争暗斗

系列专题:团购模式研究     第12节:明争暗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黄真真作为市场部经理,实打实的广州分公司三朝元老。在市场部之内,论资历,论能力,确实无人能与之匹敌。  悲催的是,在整个广州分公司之内,论资历,论能力,与黄真

《发现蓝海》第30节:谭木匠:木梳之王(4)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如何成功开创全新市场:发现蓝海》当谭木匠的木梳带着这些品质出现,它就再也不是单纯的木梳,而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对女性的关爱。  所以,谭木匠虽然开发了牛角梳等高端的产品,但是它的附加价值并不依赖于实用性

《丰田生产方式》第33节:后记

系列专题:《丰田生产方式》● 后 记  我的愿望是想设法让大家理解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我想在这里提供一个蓝本,说明丰田生产方式不是通过扩大产量提高生产率,而是在严峻的经济低速增长时期也能够通过人的努力和钻研来降低成本

《丰田生产方式》第32节: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

系列专题:《丰田生产方式》● 在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发挥自动化效果,机械本身要具有能够自己判断异常和停止的系统,换言之必须使机械具有我们的智慧,做到“自动化”,一定要实现“省人化”而非“省力化”才行。  1973年秋

《丰田生产方式》第31节: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

系列专题:《丰田生产方式》●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  福特一世的著作《今天和明天》(TODAY AND TOMORROM)是在他的顶峰时期——1926年出版的。实际上,1926年正处于美国汽车市场大转变时期。关于其转变的内

声明:《《丰田生产方式》第30节: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为网友孤帆去悠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