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生产方式》第27节:忍术式经营



系列专题:《丰田生产方式》

●忍术式经营

  有人认为,大批量生产能够真正降低产品的单价。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它是被计算方法迷惑了。企业的资产平衡表是把成品的附加价值计算在内的,把库存也看成是财产。

  由此,就产生了认识上的错误。这种大量的库存,不仅谈不上附加价值,而且常常是一种不必要的库存。产量的增加虽然可以看成是经营景气的上升,但是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购入,职工们拼命地加班加点工作,即便有不必要的库存,从干活的人角度来说,当然也还需要大幅度增加加班费和资金。

  在销售额、总资本、人力和机器都有所增加的情况下,虽然大的方面都很好,但是,关键的利润究竟如何,企业经营者恐怕不能不掌握。“见木不见林”的经营现象四处可见。

  依我看,有些人算盘打得太快。我们从1966年底开始生产“花冠牌”汽车,获得了好评,很是畅销。起初,我们想生产5 000辆左右,曾指示负责发动机生产的科长,“要用不到100人生产出5 000辆车用的产品来”。三个月后,他向我汇报说,“能用80人生产5 000辆了”。后来,“花冠”继续畅销,我便问他:“生产一万辆需要多少人?”他马上回答说:“需要160人。”我一听就把他训斥了一顿:“二乘八等于十六,这种简单的计算在小学就学了,没想到我这么大还要你教我,别糟蹋人了!”

  现在,我们是按每100人造1 0 000辆以上的比例来进行生产的。也许有人说,因为是大量生产,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然而,最主要原因是由于采用丰田生产方式,而将无效劳动和浪费、不合理的现象以及非标准化生产的因素彻底消除的结果。

  我经常强调:“不要搞算术式经营,而要搞忍术式经营。”其意义就在这里。

  外国人不用日本的“忍术”而常用“魔术”,现在甚至用“经营的魔术”或“经营的魔

  术师”来形容经营管理的技术。不过,日本的经营管理还是用“忍术”这个词比较恰当。

  我们小时候在电影中看到的忍术是一种把戏,男主角可以借此突然消失。但是忍术本来就是一门相当合理的技能,翻越高墙时,以刀剑来踏脚,刀鞘上的绪带很长,跳到墙上然后能够借此拔回刀剑。虽然以背式飞跃至高墙上乃是荒唐而不可能的,但几乎所有的“术”都是通过训练才能具有的。

  我所说的“忍术式经营”,是指通过训练,而掌握经营之术。也就是想要提醒人们,在当今的时代,要想获得一种技能,也不要忘记“训练”。

  当然,如果不是一种激发创造性的技能,也就毫无训练的意义了。让我们冷静地观察一下现实社会吧。无论多小的目标,如果不经过艰苦的训练,便不可能实现。

 《丰田生产方式》第27节:忍术式经营

  我认为,如果说美国经营中采取魔术,那么不妨把丰田生产方式称为日本创造的、日本特色的“忍术式经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1805.html

更多阅读

《丰田生产方式》第33节:后记

系列专题:《丰田生产方式》● 后 记  我的愿望是想设法让大家理解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我想在这里提供一个蓝本,说明丰田生产方式不是通过扩大产量提高生产率,而是在严峻的经济低速增长时期也能够通过人的努力和钻研来降低成本

《丰田生产方式》第32节: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

系列专题:《丰田生产方式》● 在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发挥自动化效果,机械本身要具有能够自己判断异常和停止的系统,换言之必须使机械具有我们的智慧,做到“自动化”,一定要实现“省人化”而非“省力化”才行。  1973年秋

《丰田生产方式》第31节: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

系列专题:《丰田生产方式》●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  福特一世的著作《今天和明天》(TODAY AND TOMORROM)是在他的顶峰时期——1926年出版的。实际上,1926年正处于美国汽车市场大转变时期。关于其转变的内

《丰田生产方式》第30节: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

系列专题:《丰田生产方式》●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  现代汽车生产方式是亨利?福特一世(1863—1947)建立的。  汽车制造方法的种类之多,严密地说来,可以说是同汽车企业,不,是同汽车工厂的数量相等。在那么多作法中,浸透着企业经营者

《丰田生产方式》第29节:两位杰出人物

系列专题:《丰田生产方式》●两位杰出人物  我曾多次谈到支撑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  “自动化”是从丰田佐吉老先生的思想和实践中汲取过来的。佐吉老先生发明的丰田式自动纺织机,不仅速度快,还能在有一根经线断掉后,或者在

声明:《《丰田生产方式》第27节:忍术式经营》为网友小小少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