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 第16节:危机酝酿的温床: 次贷及次贷证券化(16)



系列专题:《洞悉美国次贷背后的秘密:次贷危机》

  1997 7.0 5.8

  1998 7.1 6.0

  1999 7.4 6.4

  2000 8.0 7.2

  2001 8.6 7.6

  2002 10.5 9.2

  2003 11.9 10.6

  2004 14.9 13.1

  2005 17.3 15.7

  2006 16.5 14.8

  资料来源:www.ffiec.gov.

 资产证券化 第16节:危机酝酿的温床: 次贷及次贷证券化(16)
  近年来复式贷款替代了私人按揭保险的作用。替代的原因主要是借款人支付背托式贷款可以享受免税,而选择购买私人按揭保险的支出不能免税,同时私人按揭保险的保险标准也更严格。同时,获得联邦住房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FHA)保险的贷款比例也有所下降。2006年,有143万宗具有高级留置权的贷款发放,大多数为普通贷款。在美国,具有第一留置权、为业主的第一居所、自建住房、单家庭到四家庭住房为主流市场,其普通购房贷款也被视为主流贷款市场,目前约有24%的这样的贷款绑定了背托式贷款,比2005年增加了2.7个百分点。

  证券化工具推动次贷膨胀 投资银行从房贷提供商买入次级贷款,经过重新进行分类、信用增级等包装后,形成次级按揭贷款债券(subprime mortgage-backed bonds,简称次级债)并出售。次级住房贷款证券大约占住房贷款证券化市场的14%~20%。次级债券经再证券化后成为含有次级债的CDO。CDO按基础资产的评级分为高等级和夹层,高等级住房贷款抵押债权以评级为A以上的住房贷款为基础,夹层的基础资产是评级主要为BBB的住房贷款。按风险打包后的CDO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人等),并由此将这些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转移,见表1-5。

  表1-5 次贷、次贷按揭债券与CDO 次贷 次贷债券 高等级CDO 夹层CDO 新增发行额(亿美元) 2005年 6 250 4 050 500 270 2006年 6 000 4 770 1 000 500 2007年1~9月 1 780 3 300 300 损失率(%) 2005年 0.75 6 0 4 2006年 0.42 11.5 3 21 2007年1~9月 11 3 21 资料来源:UBS. 据J.P. 摩根称,2006年该公司约发行CDO 2 440亿美元,其中大约980亿美元是以中间级MBS为基础的CDO,且其中绝大部分以次级住房贷款为基础。2005~2006年,在住房贷款抵押债权中,高等级占2/3,夹层占1/3。2007年,高等级住房贷款抵押债权达到3 300亿美元,占比达92%。就损失率而言,高等级2005年为0,2006~2007年9月为3%;夹层2005年为4%,2006~2007年9月为21%(见表1-5)。美林证券的统计显示,2006年销售了4 500亿美元次级房贷支持债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2205.html

更多阅读

轻资产企业 第35节:第三节 “轻资产”成为企业发展新模式(4)

系列专题:《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战略突围:公司战争》  第三代:精准供应链  海澜之家、ITAT等服装业的第二代轻资产企业已经具备了带动供应链“轻”起来的潜质,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即库存和资金。无论是海澜之家,还是ITAT,尽管企

声明:《资产证券化 第16节:危机酝酿的温床: 次贷及次贷证券化(16)》为网友咏朩魴棄洎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