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告别朝九晚五:每周工作4小时》
我并不是说不要去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我已经为了我的401K计划(美国一种养老金计划。--译注)和个人退休账户,从个人纳税计划中抽存了很多--但是我不会把退休当作自己的目标。 2.兴趣和精力有高潮和低谷的周期变化。 假如我给你1000万美元要求你连续15年每天工作24小时然后退休,你会接受吗?当然不会--因为你做不到。这是无法承受的,正如大家经常描述的职业生涯:每天超过8个小时做同样事情的结果,要么就是崩溃,要么就是赚够了钱后就此彻底停止工作。
![第6节:流行皆为误区(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81427391516.jpeg)
我那些30岁左右的朋友们,怎么个个看上去都有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或者著名女星琼·瑞佛丝的影子呢?太可怕了--每天3杯法布奇诺咖啡和难以承受的工作量,导致过早的衰老。 我们的生存需要将工作和休息交替着进行,更别说我们还需要自我发展了。能力、兴趣和心智的忍耐力都有各自的周期,有高潮也有低谷。我们的计划也应该随之调整。 新贵的目标是把"迷你退休"分配到整个一生,而不是愚蠢地把休息和享乐一再延迟统统放到退休以后。只在身体机能处于最高效的时候工作,生活才会更充实和愉悦。制作蛋糕,并享用蛋糕。就是这样。 目前,我的个人目标是,每两个月的工作之后,就有一个月的海外生活或者一个月的强化学习(探戈、搏击,什么都行)。 3.少做并不意味着懒惰。 少做些无意义的工作,就能够集中精力做对个人而言更重要的事情,这并不是懒惰。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好像不太能接受,因为我们的文化更重视个人牺牲而不是个人的产出能力。 很少有人会去(或者有能力去)了解自己工作的成效,继而及时评测出自己的贡献。更多的工作时间,就意味着更多的自我价值,意味着来自上司和周围同事的支持和肯定。可是,新贵花很少的时间呆在办公室里,却能够比十几个非新贵取得更有意义的成果。 让我们重新定义一下"懒惰"--容忍令人不满的现状,让客观环境或其他人决定自己的生活,或者积累着财富,却像走过办公室窗户的路人一样走过自己的人生。银行存款的数额并不能说明什么,花在处理无关紧要的邮件和琐事上的工作时间也不能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