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领导与管理(23)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管理涉及四个方面:哲学(智慧)、知识(科学)、艺术(技巧)和经验(实务)。其中的知识又分为三类:与环境无关的普适知识(Context-free knowledge)、与环境有关的知识(Context-bounded knowledge)、特定环境下的知识(Context-specific knowledge)。科学概括了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通过总结和提炼,将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知识,而这些知识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所以管理的科学知识可以传递、流动和学习。但由于管理的大部分知识与环境和对象或管理情景(Management Context)有关,学习和应用时一定要关注与管理情景的适应性,不能简单拷贝和套用;艺术则体现了管理中的个性特点,也即面对同样的问题和环境,不同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作出不同反应,且这些反应往往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应与否,适应、协调者成功,反之则受挫或失败。艺术很难显性化,所以无法简单学习,常常需要感悟和体味;而实务、手艺需要操练才能习得,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管理者必须亲临实际才能体验到管理知识的运用技巧和感悟管理的真谛、享受管理知识和艺术融合的快乐;而管理智慧依赖于哲学和思想理念上的升华,即管理的哲学在思、在凝练和聚合。所以,管理的知识在学,管理的艺术在琢磨、感悟,管理的经验在操练,而管理哲学在思想和升华,但思想的基础是学习、感悟和操练。
观察丰富多彩的管理实践,不难发现:有的企业家、管理者忙的焦头烂额,被事务困扰的痛苦不堪,结果事业做得还不好;有的企业家、管理者却显得轻松自如、潇洒飘逸、举重若轻,而且事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是什么使他们的行为大相径庭,结果天壤之别?一般的回答是能力差异。我不否认人和人之间的能力差别,但更想强调能力背后的心态、思维方式、理念问题,即怎样看待管理?怎样面对问题?怎样定位人生?管理因与人有关,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竞争和博弈的环境下,因而管理永远都是复杂和富于挑战的活动。要做好管理,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除了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许多素质和技能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的热情,即首先要热爱管理,将管理视作为自己生存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去体验管理和享受管理;其次,管理永远与问题和挑战相伴。我经常讲,没有一个企业或单位没有问题,管理问题就像海边的礁石,企业运行状况良好时,问题被掩盖了,企业运行状况恶化时,所有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实际上涨潮时最容易解决问题,但此时也最容易忽视问题,等退潮时问题都出来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也过去了。面对管理问题,高手似乎总能抓住少数几个关键问题,显得举重若轻,大量小问题也会随着大问题的解决而消失。但低手却经常认认真真面对所有问题,深陷问题网中,结果耽误了大事;另外,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战胜自我,征服一次管理难题,实际上不仅是人生的一种体验,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若能这样看问题,迎接管理挑战就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成为一种愉悦和人生享受。因此,从管理现实中我们也能体会到,管理的有效性和真正驾驭需要管理知识、艺术、经验和智慧的综合运用。
更多阅读
第57节:企业与管理(23)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真正的组织学习最根本的是形成一种学习机制。这样不用号召,企业也会不断自动学习和进步。这话似乎有点儿异想天开,实际不然,现实中就有很多企业做到了。这里仅举两例说明什么才叫真正的学习机制
第34节:领导与管理(32)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表2知识及拥有特征分析 深度广度高度知识见识胆识信息知识智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专家管理≠管理专家”了。一是因为,其他领域的专家与管理专家需要的知识是不同的,高水
第31节:领导与管理(29)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不管有关领导(leadership)和企业家的研究中存在有多少争论,领导和高层管理者在发展中的认知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无论环境和组织状况如何,领导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时的判断和决策仍然是关键。
第30节:领导与管理(28)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战略选择与领导的选择性注意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着手处理错综复杂的问题,领导会从哪儿下手? 我们知道木桶理论的短板子重要,我们也知道牵牛要牵牛鼻子,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和面对杂乱无章
第28节:领导与管理(26)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从小故事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许多有想法、动不起来的管理现象的影子,其关键首先是管理的整体性被部门分工分割以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和互动性很差;其次,种种原因导致的员工或下属工作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