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领导与管理(21)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我个人认为,实际管理活动涉及哲学(智慧)、知识(科学)、艺术(技巧)和经验(实务)。其中科学概括了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通过总结和提炼,将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知识,而这些知识通过学习可以掌握。但由于管理的大部分知识与环境和对象或管理情景(Management Context)有关,学习和应用时一定要关注与管理情景的适应性,不能简单拷贝和套用。艺术则体现了管理中的个性特点,也即面对同样的问题和环境,不同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作出不同反应,且这些反应往往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应、满意与否,适应、协调者成功,反之则受挫或失败。艺术很难显性化,所以无法简单学习,常常需要感悟和体味。实务、手艺需要操练才能习得,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管理者必须亲临实际才能体验到管理知识的运用技巧和感悟管理的真谛、享受管理知识和艺术融合的快乐。管理智慧依赖于哲学和思想理念上的升华,即管理的哲学在思、在凝练和聚合。 管理学是对管理活动的研究,目的是指导和提升管理水平。管理学研究的产出是管理知识,管理知识应该包括管理的科学知识、管理的经验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理论。管理的科学知识是符合科学规范的知识,主要是管理科学研究的产物,具有普适性。管理的经验知识是管理艺术、经验的归纳总结,具有一定范围的实用性,对应于上述与环境有关的知识和特定环境下的知识。管理理论是经过证明或验证的关于管理的主张或逻辑体系,科学知识和经验知识中都包含有相关的管理理论。 许多与环境和情景有关的管理知识,可能随着时间和管理情景的变迁而失去价值。因此,许多贴有流行标签的管理理论或方法可能会因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失去现实意义。但类似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管理的知识也有其基本原理和经典理论,这些东西并不会随时间而失效。另外,许多与情景和人有关的管理理论、感悟、智慧、哲学,也可能会随历史的积淀和经历的丰富而不断发展、深化和升华,能够沉淀下来的精华甚至会绽放更富历史、更真知的光彩。 是否存在只适用于某个地域或者文化的管理理论 这个问题的由来和答案同样在于管理学科的性质。人文学科中存在有某国、某个文化的理论,如中国式的哲学、中国式的书法理论,因为它们关注的是一系列价值命题,如善恶、美丑,不同文化的理论具有其明显的偏好和特征,不过即使在这些理论中也不是完全没有科学的成分。管理学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性研究对象,无论是东西方文化,其研究的管理问题都可一样描述,分析一样的要素,那些起源于日本的TQM、JIT技术同样可以用于美国的生产企业,只不过我们需要关注这些理论的适用前提。管理学的艺术特征并不足以让东西方的人们从事不一样的管理活动。
更多阅读
第34节:领导与管理(32)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表2知识及拥有特征分析 深度广度高度知识见识胆识信息知识智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专家管理≠管理专家”了。一是因为,其他领域的专家与管理专家需要的知识是不同的,高水
第31节:领导与管理(29)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不管有关领导(leadership)和企业家的研究中存在有多少争论,领导和高层管理者在发展中的认知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无论环境和组织状况如何,领导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时的判断和决策仍然是关键。
第30节:领导与管理(28)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战略选择与领导的选择性注意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着手处理错综复杂的问题,领导会从哪儿下手? 我们知道木桶理论的短板子重要,我们也知道牵牛要牵牛鼻子,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和面对杂乱无章
第28节:领导与管理(26)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从小故事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许多有想法、动不起来的管理现象的影子,其关键首先是管理的整体性被部门分工分割以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和互动性很差;其次,种种原因导致的员工或下属工作的主动
第25节:领导与管理(23)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管理涉及四个方面:哲学(智慧)、知识(科学)、艺术(技巧)和经验(实务)。其中的知识又分为三类:与环境无关的普适知识(Context-free knowledge)、与环境有关的知识(Context-bounded knowledge)、特定环境下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