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领导与管理(17)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张总他们围绕客户和价值创造进行流程再造,删除不必要流程和环节,不仅容易抓住核心问题,而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行政楼楼道、厂区虽然难见“忙碌”的身影,但企业产值和效益成倍增加,与此同时还改进了员工的生活质量,如企业放暑假、寒假,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做到了又快、又稳、又好!陕鼓那位工人,后被安排到一个新的岗位,又发现工作得很“累”,经仔细捉摸研究设计了一个小装置,结果原来一天很难完成的工作只需2~3个小时就可搞定。可想而知的是有领导又觉得他工作吊儿郎当,好在印董事长看到的是其钻研和创新精神,将他调到研发部门,而且不明确任务,让他在企业找课题,还请技术部门考虑可否给其评定高工,但不少人却认为他没有高等学历,又是只看其表,不识庐山真面目!

 第19节:领导与管理(17)
  总之,领导首先要善于主题思维,抓核心任务、抓问题本质。其次要善于用理性克服直觉的盲目性、放大真知的作用。例如张总他们基于客户价值抓本质、利用流程再造提高整体性和放大个人和企业功能。第三,在知识经济时代,领导还要善于调动大家的知识创造能力,整合每个员工知识,这既需眼力,又需智慧!例如印总透过现象看人才本质并恰当使用,还通过激励制度引导更多的人围绕企业目标释放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后,永远保持敏锐性,不断从现实操作和环境中感知变化,以小察大,以“火眼金睛”把握方向!

  “普通人”→“管理专家”

  在《管理学家》杂志2007年第一期主编寄语里,我从管理的知识结构和领域专家的行为特征等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许多情况下“专家管理”≠“管理专家”。但现实里,我们又可以看到许多普通人(按通常对专家的理解很难将他们列入任何专家行列)但却成就了一番番伟大的事业,经常被誉为“管理专家”。这就是为什么我将本期主编寄语命名为“普通人”→“管理专家”,换句话说“普通人”也可能成为“管理专家”。

  最近,《管理学家》杂志主办了“中国首届商界领袖与商学院院长高峰论坛”,目的是通过成功的管理实践家与管理教育家的交锋,更进一步探讨如何造就管理专家。演讲时,我在上述两个表达式之间加入了“商学院”,并画了个大大的问号?意思是问:既然“专家管理”≠“管理专家”,而“普通人”→“管理专家”,那么商学院到底起什么作用?自然,到会商界领袖、商学院院长、相关专家、媒体人士对此进行了激烈争论和深入研讨,我这里只想对“管理专家”的成长再作一点分析。

  管理是人类社会通过群体的合作实现目标的一类实践活动。管理现象无处不在,普通到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可感受到其存在及其优劣。于是乎,任何人都无一幸免地融入在管理活动中,并可能有机会介入管理。这就给了每个人对管理进行评说的资格,正如有位专家在评价我的研究工作时谦逊地说,“我虽然不懂管理,但却有被管理的感受”。在一个人人都有感受、都有经验和积累的领域想成为专家,一方面机会很多,另一方面又非常的不容易。我们知道,专家是指在某个方面有丰富知识和造诣的人士。就管理活动的本质来讲,其专业知识和造诣可以表现在不同方面,可以是长期积累的经验,也可以是总结、学习而来的知识,还可以是知识和经验通过自身感悟和创造升华而成的艺术,自然也可以是通过长期的学习、感悟、操练后萃取精练为哲学层面的东西。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因为管理活动的通俗性,任何人都有机会利用其聪明才智、未经专业的管理学习和训练成为掌握一定管理规律、具备一定管理技能、或很高管理素养的管理专家(但这并不排除“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但我们无法回避的是,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要比仅靠实践摸索和积累成就为管理专家的可能性要高出很多,我们不能因看到许多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人未能成功而有人未经专业学习和训练而成就了一番事业就否认专业管理学习和训练的价值。因为,尽管人人都会有管理的感受或被管理的经验,但未必人人都适合从事管理活动或成为管理专家,如同其他行业,管理也有其领域知识和特殊的行为要求,缺乏这种潜质的人即使受过管理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也不一定能成为管理专家;而如果真正具备管理潜质的人,即使没有接受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也会通过“干中学”及实践感悟和积累成为管理专家,这些人一旦接受管理专业的学习和训练更会如虎添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2537.html

更多阅读

第51节:企业与管理(17)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第三件事情是十年行庆,他们通过“生日献礼、行庆献礼、圆梦浦发”的活动,让员工通过网络等方式提出各种各样的梦想,然后把梦想分成各种类别。另外,让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和银行的发展把自己的贡献

第34节:领导与管理(32)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表2知识及拥有特征分析  深度广度高度知识见识胆识信息知识智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专家管理≠管理专家”了。一是因为,其他领域的专家与管理专家需要的知识是不同的,高水

第31节:领导与管理(29)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不管有关领导(leadership)和企业家的研究中存在有多少争论,领导和高层管理者在发展中的认知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无论环境和组织状况如何,领导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时的判断和决策仍然是关键。

第30节:领导与管理(28)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战略选择与领导的选择性注意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着手处理错综复杂的问题,领导会从哪儿下手?  我们知道木桶理论的短板子重要,我们也知道牵牛要牵牛鼻子,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和面对杂乱无章

第28节:领导与管理(26)

系列专题:《执行对准战略:管理之道》  从小故事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许多有想法、动不起来的管理现象的影子,其关键首先是管理的整体性被部门分工分割以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和互动性很差;其次,种种原因导致的员工或下属工作的主动

声明:《第19节:领导与管理(17)》为网友天青色等烟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