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生命易碎,切勿倒置:生命使用说明书》
第二种,可以叫"矫枉过正"说,父母的宝贵经验非但不能真正传递给子女,反而产生了完全相反的作用。比如父母由于婚姻不幸,尽管一再小心告诫儿女,却极可能导致儿女在面对婚姻时候产生了另外一种负面影响,譬如"婚姻恐惧症",这就是小心得过度了的典型。所以有很多优秀的男人女人,他们最终无奈地走上了独身的道路,可能正是因为看到了他们上一代人的这种不幸婚姻,而无法找到心目中安全合适的婚姻人选。这是以婚姻为例。

其实还有其他方面,比如职业。如果一位父亲,他找了一份错误的职业,并且认为这份职业浪费了他生命中的很多时光,让他一辈子总是在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说为人作嫁衣,给人家做秘书,总在材料堆或者故纸堆里忙碌,好像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那位可怜的公务员,一辈子都只为稻粱谋,结果在临死时回顾一生,觉得活得非常没有意义,那么,他可能就会让他的子女去从事另外一种职业。按道理说,这种经验应当是可靠的,但是反过来说,子女在使用这个经验的时候,可能使用另外一些错误的借鉴方式。比如说,要求勿做公务员,最好选择另外的职业,那么子女可能就会去选择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下自以为正确的职业,其结果呢?改革开放之初的文秘专业、公关专业,还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外贸英语、企业管理等等这些专业,当时都曾经热极一时;但是选择这些专业的很多人很快就发觉,这些专业并非自己所热爱的,这就导致了很多人生挫折,最后不得不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