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雇主与雇员间的博弈和双赢:猎头》
听到这里,我问J:天哪,那你还要请我吃什么饭啊!J平静地回答:我已经辞职,我不做这个行业了,我本来就是做销售,现在我还会去做销售经理。我说,等一下,你不会是去向F报到吧?J笑了一下,说:F提过,而且F希望我能做高级经理,并主抓公司销售部门招聘的工作,不过我拒绝了,和B公司人事部关系太僵了。但我现在去的公司也不错。总之,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帮助,您让我在离开这个行业时没有什么遗憾…… 听了这些,我不知道如何形容我的心情,也不知道我究竟给出了一个正确还是错误的建议。或许,世界就是这样。这就是江湖。

第三节 刀口舔血 猎头作为雇佣兵,必然要适当行走在规则的边缘,有时候这是一种刀口舔血的感觉。 我们和N公司合作已经很久了,基本上属于平稳合作。如果说到原因,我认为应该不在我们,N公司的效率比较低,很多决策的周期非常长,而N公司所在的行业又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这导致做成生意的难度很大。我们同事私下里评论,这个客户属于最难做的客户之一。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好做的生意也不多,我们和N公司的生意基本上也能勉强维持,礼节上还需要不时拜访一下。在一次例行拜访中,我们负责这个项目的总监K见到了N公司的外籍技术总监M。交谈中M也对招聘效率感到万分头痛,但是公司的流程也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改变的了的。他询问是否有一种方式可以加快招聘速度。K经过考虑以后,就提出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举行一个专场招聘会,这种操作对我们来说也的确没有什么难度。由于本身都操作过类似的项目,这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对以往的重复。但是,K当时万万没有想到,这几乎是一个刀口舔血的项目。 谈到这里,可能我要将背景讲一下。虽然N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但是竞争对手并不太多,其中最有力的也就是H公司。我们的要挖人的首要目标正是这家公司。在这样的专场招聘会上,一场也就能有200人左右来参加。如果一个公司偷偷摸摸面试另一个公司几个人,对方可能都不会察觉;但如果对方的100多人同时在接受你的面试,对方不跳起来才怪呢!更要命的是,H是一家非常强悍的公司。他们自己都整天在别人家门口挖人,你要到他们家门口挖人,那简直是与虎谋皮!而他们又特别善于玩非市场化的擦边球,得罪他们的肯定没有什么好下场。其实,我们也曾经和H公司合作过,效果非常差。他们实际上让我们做免费市场调研和炮灰的角色,实话实说,我们对H公司有不小意见。但是,我们也不会借这次机会去整治他们一下,我们不想搞出任何对自己不利的问题。可是,我们是雇佣兵,我们的使命就是要为客户服务,因此,这次也得从N公司的利益出发。现在,摆在我们眼前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第一,如果效果差将得罪客户N公司,这反而会弄巧成拙;第二,效果太好,结果H公司来"踢场子",随便找个茬恶心我们一下,这样我们就更无法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