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寻找真我思索生命:原点》
● 爱,循循不息 这是我的成长故事,也许对你来说并没什么,然而,就是因为这个生命中的机会,我得以改变与创造我的人生。我应该感谢我的成长背景,虽然穷困,却给了我一个很正面的人生观:别人给了我机会,我可以读书,所以尽管贫穷我也从不自怨自艾,因为我知道有更多的人比我还要贫穷,并且,他们没有得到改变的机会。所以,当我有机会的时候,我必定要珍惜,当我有足够的能力的时候,我必定要帮助更多的人。
![第15节:爱,循循不息(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905515845.jpeg)
这个世界很美,人间有情,人性本善! 关心,使贫穷者站立起来改变生活时,有更多的勇气,更大的自信。因为最可怕的贫穷不是挨饿受冻,而是无人关心,无人过问。 机会,为贫者走出贫困提供了通道,是贫者变理想为现实的前提,是扭转命运的契机。有没有一个机会,对需要者而言,实在会带来生命过程的极大差异。可能他们不能选择出生的地方,天然的环境,文化的背景,但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紧紧把握,最终为自己开辟一条通向命运理想境界的通道。而在整个过程中,别人帮助了我,我并不需要去报答他,而是把这份善意化作行动,也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将来我帮助的人长大以后也去帮助更多的人,如此下去,这就成了一个"爱的循环",生生不息,世代相续,因为我们本是一体。 后来的我,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慈善行动。2003年,我参加了香港的"苗圃行动",这个行动的宗旨是让更多人去感受一些山区的小孩每天要走几个小时路途去读书的体验。我必须从香港,步行走到广州,路程150公里,大概需要走五到六天左右。我们每走多一百米,就会有人多给出一部分赞助,用来帮助那些山区的贫困学生。有人出力,有人出钱,我选择了出力,因为我想身体力行,我相信这么多人一起走过一条路,一起经过河流、山川和村落,这个过程一定能感染很多人,他们会去关注,这些人到底在做什么?然后就一步一步深入了解到需要帮助的这群孩子,从而投身到捐助的行列中来。 走的过程其实充满了痛苦。大约有200人一起了,每天走八个小时左右,最小的只有14岁,最长的是70多岁的老人。走的第一天,感觉腰有些痛,第二天开始腿痛,第三天连脚底也痛了,第四天脚已经起水泡了,到了第五天脚筋痛得只能拖着腿走。然而现在我的记忆里留下的却是最后得知募集到两百多万善款时候的激动和欣慰,想像这这些钱会用在内地贫困山去的办学,打井和医疗中,就觉得此行不虚。之后,也有在各个地方接受访问。我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我的经历,也遭来一些质疑:为何要公诸于众呢?不怕别人认为我出身低微吗?这根本不在我考虑或生命的议程里的事情,我觉得只要我的经历分享出来,哪怕能感动一个人,来加入我的爱的延续之中,只要有一个人会因此而加入助养孩子的行列中,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就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