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寻找真我思索生命:原点》
我助养的孩子中叫做Judith的一个女孩子已经提前被安排来到了卢萨卡。因为她的父母已离婚,妈妈嫁到另一区,她必须从很远的地方,经过辗转跋涉来到这里,再和我们汇合,一起进入计划区。我们在一个很普通的平房会面,在这以前,我只看过她的照片,见到真人的一刹那,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好像冬天过后的第一束阳光那样,既亲切,又陌生。她8岁,刚刚开始上学,跟照片上那个可爱如娃娃般的深色肤色的小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短短卷卷的头发,厚厚的嘴唇,只到我大腿那么高,穿着一条没有纽扣,只用别针连结的裙子,有一点害羞。她手足无措地与我握手,摄影机镜头令她更显紧张。我给她微笑和糖果,平缓她的情绪。简短的寒暄之后,我便和她们母女一同坐上吉普车,往宣明会的办公室驰去--接下来的旅程犹如一个耐力比赛项目。 我们先坐了5个小时的汽车到达Kifwe地区,晚上和Judith母女分别入住在两个不同的区域,第二天一早再会合后是4小时的车程直达Solewegi,最后再有最后两个多小时颠簸崎岖的路程,便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地--Boject区。整个途中所见的,除了无穷无尽的山,便是树,和干旱的草。不时有大片已烧焦的草原映入眼帘--当地宣明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维持生计,当地人把木头烧成木炭,以一美元一麻袋售出。……1美元,不就是我们一两罐可乐的价钱吗?将一罐可乐浇在这大片焦土上,又能滋润出几分生机呢!贫穷,真的是让人类无路可走的恶魔;生存,是这片大地上惟一的主题。沿途更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步行往来于市镇之间。交通工具的匮乏,使得当地人每天都要花费数个小时在走路上,换句话说,以一千万人口的国家来说,如果当中有五百万人平均都花三小时步行的话,这是多么巨大的浪费啊!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就这样又无声无息地虚耗了。 千山万水之后,终于到达了计划区。
![第13节:音乐--灵魂的语言(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90727900845.jpeg)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所用水泥盖成的小平房,平房当中有一个在城市里消失已久的水井。这栋平房就是宣明会和这个村落的委员会办事处了,而水井则是整村人用水的源泉。村民以自发的仪式热烈地欢迎我们,孩子们激情地歌唱,气氛热烈而愉快。这个村落刚刚接受了一个十年的资助计划,计划的资金主要是来自香港的善款。而来自香港的我,便自然而然地成为赞助者的代表人。我很汗颜,原先只想探望一下助养的儿童,却遭遇了这样一个美丽的误会。 我被人们以好奇的眼光参观着。无论是站着、坐着,一举手,一投足,他们都盯着我不放,我想我大概知道那些明星或者名人的感受了。工作人员为我们逐一介绍这里最有资历及代表性的委员会成员,我们握着手并互相介绍了名字。语言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坦白地说,再多十遍,我也不能记得住那么难发音的名字,但是我用我最大的努力去模仿、复述着,对他们热情地微笑着。尽管他们的衣服很脏,却隆重地结了领带,让我有种严肃的感动。他们的面貌对我来说实在难以分辨,黑漆漆的一排面孔下面洁白的牙齿随着笑容而展露,孩子们光着脚跑来跑去,黑的手臂但白的手掌,像一群皮肤黝黑的天使。这一群人前呼后拥地带着我们入村,而我们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参见酋长,不要以为这是电影里的片段,没有他的许可,我们将会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