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决胜未来:企业永续发展的领导力模型》
“只要是喜欢的,她就会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哪怕最初并不擅长,最终却因为富有激情而成为擅长。”这是他的总结。 这与企业运营是相通的。当员工认为从事的是自身喜欢的工作,他将会对之产生激情和责任感,如果某项工作能够体现自身价值时,他们将为之投入很大的热情。 未来的企业组织应该从一些非盈利性组织身上学习管理,为什么非盈利性组织能够生存下去?因为人们从事的是他们喜欢的事业,他们觉得从事这些事业能够使自身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或者准确的定义应该是非盈利性组织是一些价值组织(实现每个成员价值的组织),如果企业也能够演化成价值组织,我相信将会促进一个新的经济高潮的到来。 身份的渴求 “如果可以,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于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遥,人们却视之如无物,丝毫不给予他关注。当他出现时,其他人似乎不曾感觉到他的出现;当他发言时,没有任何人回应他,也没有人在意他的任何举动。” 这是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中的一段文字,讲述了身份认同对于人的重要性。的确如此,如果我们付出了努力,或是表达了自身认为出色的见解,却没有任何人认可,我们必定会产生悲伤绝望的消极心态。

——对身份的渴求将演化成折磨我们精神与灵魂的恶魔。 我无法想像在没有任何人认可的社会里生活。当然,这只是一种极端的状态,但因身份引起的不安和烦躁几乎纠缠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总是与外界对我们的认知存在差距,两者的任何误差都能够引发我们内心之中的不安。 在成长时期,外界的认知总是带有鄙视性的偏见,使我们渴求获得客观真实的身份对待,但往往总是事与愿违。等到功成名就之时,外界又带来了一种新的偏见,他们总爱将不属于我们的功劳强加给我们,使我们陷入了另一种不安。 这便是我们始终在摆脱却又摆脱不了的身份的矛盾。 这种自我视觉与他人视觉对身份形成的差距,成了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一种焦虑。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真实的自我,自然期望外界能够给予其真实的评价(除非那些怀有不良企图的人)。因此,对于企业组织的领导者来说,给予员工准确的身份定位或许是一种极其有效的管理方式。 而个体的复兴,尤其是个体思想的复兴,使得这一焦虑一时盛行。也就是说未来的组织内,人们能否获得身份认同将是领导者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否则,组织便存在瓦解的可能性。——人们会选择更能够获得自身身份认同的组织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