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决胜未来:企业永续发展的领导力模型》
第一章 管理者的终结 “管理界必将发起一场新的革命,革命的对象是管理者所象征着的人管人观念。”管理界存在一种令人不解的现象: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对管理夸夸其谈,但对管理真正的目的却含糊不清,甚至一无所知。由此,我觉得有必要对管理的效用做一次简单的描述。 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这种必要性主要反映在用途上。管理同样如此,如果不了解管理的用途,便是在错误地使用管理这门学问。 学者们总是潜意识地认为他们研究的对象原本便存在世间,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对管理的研究如此,对领导的研究同样如此。在他们看来,管理或是领导的用途根本无须解释。事实正相反,许多领导者往往知道应该怎样对员工进行管理,却因为搞不懂管理的目的而遭遇失败。 管理的对象是谁?这是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在许多人看来,管理是针对员工的,因此就产生了管理者与员工的二元对立现象。“管理仅仅针对员工”观点产生于一种对人性抹杀的观念:承认人与人是不平等的。管理者享有员工无法享有的权力,可以不受管理的限制。这是管理界典型的错误认识。 第一章管理者的终结——管理的对象应该包括含领导者在内的所有企业成员。 第二个关于管理的问题是谁来承担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包括五个方面: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前四个职能是需要有人参与的,这些恰恰又是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各项技能。最后一项职能——控制则必须要通过一种规则来进行。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将管理的职能分为两个部分:领导和控制。这样,企业管理就会出现以下局面:一部分人负责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这些人是企业的领导者,他们计划和分配着其他人员的工作和责任,但不具备评估和考核的权力。评估和考核应该由规则来决定,也就是由控制来完成。由此,企业管理将分为两种核心职能:①领导者负责领导员工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领导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②企业内部拥有一种所有成员都认可的规则控制着日常工作行为,对不能够按照要求完成自身职责的人员进行惩罚,包括领导者。 我们是否可以更为大胆地得出一个结论:管理者将自行消失。或者可以说管理者是企业中的寄生虫,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职能完全属于多余。领导者和规则的存在已经完全将管理者转化为一个失去职能支撑的群体。因此,管理者要么转变为领导者,要么面临消亡。 第一节谁需要管理者
![终结的炽天使第1季 第14节:第一章 管理者的终结(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93010975409.jpeg)
“人从本质上来说,是渴望工作的。” ——托尔斯坦·凡伯伦宣告“管理者”的终结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因为,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我始终觉得根本没有什么人需要管理者。在企业内部担任管理职能的不应该是人,而应是规则和制度。 真正优秀的企业内部总是蕴藏着一种秩序,这一秩序的存在使得所有企业成员能够对自我进行管理,从而导致管理者成为多余。看到那么多的企业设计众多的管理职务,而这些职务对于企业的增长和发展又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我深感难受:作为一名管理学者,我竟然不能够为企业去除这些多余的职务而提供指导。更重要的是这些多余的职务不但无益,而且能够促使企业进入混乱无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