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0)



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宗庆后在写作方面的文采,更多的体现的是毛泽东式的“战斗美学”思想。他的文章,简单、务实、明了,其内容适合于作内部指挥、政策传递。但是如果将直舒胸臆的“战斗美学”用到商务上的交流或者谈判,则有点负面。

  “贵方董事永远有理,随时可以把刀架在你头上”“与不懂中国市场与文化的贵方董事合作是相当艰难的”“既不想承担风险,又不愿履行责任,总想攫取别人的利益,对合资公司没有丝毫帮助”“并购不成,就搞个人人身攻击,欲将我置于死地而后快,言而无信,手段不地道”“今天本人告别达能,希望明天达能不要告别中国”(摘自《宗庆后致法国达能集团的公开信》)

  在娃哈哈?达能事件中,宗庆后亲自撰写的公开信完全脱离了商业书信的基本原则,战斗式的檄文无疑让彼此的隔阂变得更深。

  但这就是宗庆后,本色的宗庆后!

  对内发文,宗庆后直接发号施令,无可厚非;对外,宗庆后应该多一些外交辞令,多利用娃哈哈内部大量的文字高手,这样可弥补自己文字能力上的不足。

  弱社会新闻、信息

  一个企业家关注社会新闻是必须的,但种种原因却让宗庆后对社会新闻、信息知之甚少。

  就如前文所述,宗庆后不会上网,也没有看电视的习惯。虽然办公室准备了各种杂志、报纸,工作繁忙的宗庆后却只有对它们冷落处置。

  有一次,宗庆后因为对房地产感兴趣而与他人交流,但言谈之间,他对相关新闻的知道程度让他人惊讶。他虽然知道大名鼎鼎的万科(地产商名称),却不知道其来自于深圳,也不知道天津曾有个大名鼎鼎的顺驰(地产商名称)。

  在娃哈哈?达能纠纷事件中,外界铺天盖地的报道以及网络上的无数言论,宗庆后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太多的兴趣浏览。只是他的下属根据宗庆后本人的意愿挑一些这方面的内容打印出来让他看看。

  可惜的是,长期自信、自负的宗庆后对于自己在这方面的弱势还是满不在乎。他说,“我对自己的事业关注多,很少关注其他的事情。”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如果不掌握足够而及时的社会新闻、信息,你的思想就可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就这一点,宗庆后显然已经落伍了。

 第25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0)
  超强的战略性决策能力

  宗庆后曾经说过:“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要具备诗人的想象力、科学家的敏锐眼光、哲学家的头脑、更需要战略家的本领。”

  作为一代经营管理大师,宗庆后在战略决策方面的能力是勿庸置疑的。1987年,从普通的校办文具经销商果断地转型为生产保健食品,这是战略性决策;1991年,上马儿童饮料——娃哈哈果奶,果断地转型为儿童饮料行业,这是战略性决策;1996年,力推纯净水,1998年,上市非常可乐,挑战世界第一品牌,这是战略性决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3298.html

更多阅读

第30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5)

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三、成功的企业家走上国际舞台所需的特殊素质  (1)有做世界级人物和全球企业家的信心。  (2)除了专业能力外要尽量懂得英语。  (3)用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合作伙伴的不同文化和习惯。

第29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4)

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3)文学知识。文学知识是人的一种基本修养,它在丰富企业家思想、让其充分体验人生及准确地表达管理意图方面均大有裨益。  (4)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知识。企业家之所以要学习这

第28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3)

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娃哈哈的成功秘诀,外面想学也学不到”,的确很有道理,因为企业家宗庆后就是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他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是稀缺资源。  万一娃哈哈失去了宗庆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第27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2)

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坚持不走直营路线,并开创性地组建联销体经销体系,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渠道创新案例。还采取了模糊返利等业内前所未闻的渠道奖励政策。  “娃哈哈是在全面地创新,每年我们都在评

第26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1)

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1991年,小鱼吃大鱼兼并杭州罐头厂,这是战略性决策;1994年,西进涪陵,提前进行了“销地产”生产力布局,这是战略性决策;2003年,他提出“全方位饮料”的定位,这是战略性决策;当存款仅有10万元

声明:《第25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0)》为网友离线留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