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大器晚成宗庆后(19)



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弱金融、财务、资本运作知识

  在宗庆后的坚持下,20年来,娃哈哈不要银行一分钱贷款,不利用财务杠杆的力量,可心说这是较为典型的、落后的小农意识及较为典型的缺乏资本运作思想。

  如果说在企业管理方面宗庆后还能无师自通,那么他在财务、金融、资本运作上则存在着很大的弱势。10年前,宗庆后甚至连资金周转天数、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都不懂。

  “当年不懂资本运作,犯了一些错误”,宗庆后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方面的不足。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就是忽视了资本话语权的作用,导致达娃纠纷爆发后,娃哈哈一度在法理上陷入了被动状态。

  宗庆后在该领域的弱势也反映在:尽管娃哈哈拥有足够的资金,宗庆后却迟迟不敢进入资本市场,延误了很多商机。要知道,国际、国内同等规模的类似企业基本上都采用实业经营、资本运营两不误的运作模式。

  弱法律知识

 第24节:大器晚成宗庆后(19)
  毫不夸张,宗庆后就是个“法盲”,中学毕业的他根本没有学习过什么法律知识,何况当年是“打倒公检法”的年代。忽视法律,不尊重法律,成了宗庆后这一代企业家的致命缺陷。

  2008年4月的“税务门”事件,显然是法国达能逼迫宗庆后让步的杀手锏。

  不得不承认,在娃哈哈的成长过程中以及与达能的合资合作过程中,宗庆后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违背法律的地方,就连宗庆后也公开承认。

  自娃哈哈与达能的纠纷事件爆发后,宗庆后深深感知到自己在法律知识上的缺陷,临时抱佛脚,对《商标法》《合同法》进行了一番仔细地研究。“宗头自己都快成为一个律师了”,娃哈哈的一位高层笑称。相信宗庆后领导的娃哈哈顺利渡过此劫后,宗庆后先生能够继续学习相关律知识,用法律来保卫自己,壮大自己。

  基于10年前忽视《商标法》、忽视合同的血的教训,宗庆后本人的法律意识和知识不断加强;而在总经理办公室,2007年,宗庆后还特地增设了专职法律事务秘书。

  弱文学知识、文字功底

  宗庆后不太会说话,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这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其实,这与他的知识结构很有关系。

  无论是对外接受采访,还是内部发文,宗庆后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会旁征博引,唯一擅长的是引用毛泽东语录。

  本身学历不高的宗庆后,既无兴趣也无时间看小说散文,较弱的文学知识和文字功底,也可理解。

  “正视自己的劣势和缺点,不断改进与完善是战斗胜利的保证,希望兄弟们三思”,

  “你们千万不要银枪腊枪头,有用没用,谁是英雄,谁是孬种,打完这一仗就知道了。”这些文字摘自宗庆后亲笔所写的“销售通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3300.html

更多阅读

第30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5)

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三、成功的企业家走上国际舞台所需的特殊素质  (1)有做世界级人物和全球企业家的信心。  (2)除了专业能力外要尽量懂得英语。  (3)用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合作伙伴的不同文化和习惯。

第29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4)

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3)文学知识。文学知识是人的一种基本修养,它在丰富企业家思想、让其充分体验人生及准确地表达管理意图方面均大有裨益。  (4)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知识。企业家之所以要学习这

第28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3)

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娃哈哈的成功秘诀,外面想学也学不到”,的确很有道理,因为企业家宗庆后就是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他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是稀缺资源。  万一娃哈哈失去了宗庆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第27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2)

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坚持不走直营路线,并开创性地组建联销体经销体系,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渠道创新案例。还采取了模糊返利等业内前所未闻的渠道奖励政策。  “娃哈哈是在全面地创新,每年我们都在评

第26节:大器晚成宗庆后(21)

系列专题:《中国名企的深度研究:宗庆后与娃哈哈》  1991年,小鱼吃大鱼兼并杭州罐头厂,这是战略性决策;1994年,西进涪陵,提前进行了“销地产”生产力布局,这是战略性决策;2003年,他提出“全方位饮料”的定位,这是战略性决策;当存款仅有10万元

声明:《第24节:大器晚成宗庆后(19)》为网友独坐君王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