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为富人的8把金钥匙:富人先富心》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我们生命中的许多事情是按照意识、思想的轨迹去发展的,并产生相应的与意识、思想相近的情绪。 举例来说。你本来约好和朋友出去郊游,可是早晨起来发现下雨了。这时候,你怎么想?你也许想:糟糕!下雨天哪儿也去不成了,闷在家里真没劲。但你也可以这样想:下雨了也好,可以在家里好好读读书、听听音乐。 这两种不同的心理暗示,就会给你带来两种不同的情绪和力量。 我们多数人的生活境遇既不是一无所有、一切糟糕,也不是什么都好、事事如意。这种一般的境遇就像"半杯咖啡"。你面对这半杯咖啡,是消极地自我暗示--少了半杯而不高兴,情绪消沉;还是积极地自我暗示--庆幸自己已经获得了半杯咖啡呢? 不同的心理暗示必然会有不同的选择与行为,而不同的选择与行为必然会有不同的结果。将心灵力量集中于失败,你便会"看到"、"感受"到失败;将心灵力量集中于成功,你便会"看到"、"感受"到成功。请调整你的情绪,学会正面思维吧! 激发强烈的欲望 成功就是你锁定并坚持着自己的目标,不要在中途放弃,不管有任何变动,都要坚持下去。 --【中国】毛泽东 我们只有专心一致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内心的目标才会越来越清晰,成功的欲望之火才能燃烧。
![第34节:专心(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194217622364.jpeg)
毛泽东在很小的时候,就有着强烈的成功愿望。当他16岁从闭塞的韶山冲走出来的时候,就说出"少年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言壮语,可见他是多么渴望成功。 从湘乡县东山高小到湖南一师,毛泽东读了很多书籍,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同时他还很关心国家大事。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民不聊生、动荡不安、军阀混战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渴望成功的激情越烧越烈。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他开始采取行动。 27岁时,他想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业,他在教书的同时就组织成立了"新民学会",探索救国救民之道。此时,毛泽东已经把"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自己的目标,内心成功的欲望更加强烈。经过不断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最终成为了一代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