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无条件服从》
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也是朋友关系、合作关系,也要讲忠义。公司愈关照员工,它的声誉也会愈好。一些比较有远见的组织,目前正投资于颇为复杂的员工协助方案上,即邀请外来的顾问,替员工处理各式各样的个人问题(例如:婚姻、法律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各种问题),公司负担一切费用,如果有更多老板和公司采用这种方案,那么员工的缺勤率,员工的外流现象将会大幅度减少,尤其是当人力资源日减,主管们必须竞争激烈才能吸引人才的时候。 3. 忠信的基础是双方的互动 现代公司强调最多的往往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而公司对员工的忠信往往容易被忽视。公司在用人之时,许下万般承诺,一旦失去最高价值,马上就换了一副脸孔,不是减薪就是降职或者打入冷宫逼人辞职,打击个人的价值观,更有甚者,采取卑鄙的手段开除员工。员工的未来没有保障,哪敢轻言忠信,如果没有合理的机制保障员工长期的福利,那么员工真正的忠信就得不到保障。 老板要和员工将心比心。《论语?述而》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即孔子的教育内容有四,即历史文献、重视社会实践、为人忠诚、讲究信用。孔子把忠和信两种道德规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可见他对这两点是极为重视的,他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日自我检查忠信二字是否内化到了自己的言行中,可见上行下效,甚为看重。儒家认为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主张以诚待人,诚实敬业,遵守信用,讲究信誉。诚实守信既是传统美德,也是历代经营之道,公司要取信于员工,老板要取信于下属,员工要忠于企业,大家互动,从而使企业内部团结一致,充满活力和生机。

老板要用真诚换取员工的忠诚。比如,老板赞美员工,老板在尚不了解员工的情况下,只讲些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干得不错之类缺乏感情的公式化语言,这些都很难打动人心,形成互动。 孙叔敖是楚国的相国,一生廉洁清正,对国家忠诚一生,可是死后家徒四壁。他的儿子贫困无依,靠给人家背柴来维持生活。 艺人优孟很同情他,就穿上孙叔敖的衣冠,模仿他活着时候的言谈举止,摇头晃脑地在楚王面前唱道,贪官不可做而可做,廉吏可做而不可做。贪官所以不可做,因为他行为卑鄙污浊,可子孙却享不尽荣华富贵,廉吏所以可做,因为行为高尚无比,然而一朝身死家贫困,子孙乞食栖荒野。劝君勿学孙叔敖,楚王不念前功劳。 楚王看了优孟的表演,听了他的歌声,感动得潸然泪下,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封给他做采邑。 现代企业有的老板也是过河拆桥,当员工把青春、热情和智商都奉献给了公司,老板赚得盘满钵满时,解散公司,而这时的员工大多在40~50岁,再次就业就很困难,更有甚者老板和高管集体失踪,你说这样的事件如果经常发生,哪还有员工敢忠诚?只会逼得员工能捞就捞,有奶便是娘,跳槽率极高。 人的感情有时候坚强无比,有的时候又无比脆弱,人世间的真善美会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为之感动。 有时候,要想打动你的员工,你就可以先找他聊天,和他进行有效的沟通,不必讲什么大道理,只需要告诉他真实的想法,你内心的真实感受,相信每一位接受如此礼遇的员工都会为此感动。 因为,老板主动找员工谈话,而且把自己的真心话告诉他,这会让他备受鼓舞,因为,他觉得你不是把他看作下属,而是把他当作一位可以信赖的朋友,可以和老板交朋友,相信每位员工都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