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教父级CEO的商道智慧:任正非如是说》
把泡沫炒大了,各种资源全部涌到IT行业来,这些都是人非理智的行为。为什么说冬天是客观规律?首先,尽管是人的行为,但是因为我们不可能劝谁退出去,包括劝自己,因此,也成了客观规律。现在IT行业的人收入待遇过高,其后果是所有的人才疯涌到这里;IT行业的利润很大,所有的资金都疯涌到这里。人才、资金都跑到这里来了以后,结果传统产业既缺少人才,又缺乏资金。我们的IT行业的成长是基于传统财富增长以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而发展,这其中包括对信息的要求。因此,IT行业把大量人才和资金吸收进来以后,使传统产业的发展减慢。其次,所有的人才吸收进来以后,大家都在这里相互竞争,使得过剩的市场更加过剩,价格体系还会进一步坍塌,最后经济周期的发展规律促使自然形成综合的宏观平衡。 最近,和一些美国的朋友交流比较多。他们对新经济的想法和反应,可以说是十分担心,美国经济现在很低落,十年内硅谷难以振兴。硅谷这次受到的打击是惨重的,"尸横遍野",至少有几千个亿的风险投资瘫死,美国大公司的破产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
![第46节:华为的冬天(1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03592407079.jpeg)
那么,美国处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中国能不能一枝独秀?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点,中国的运营商不会花很多钱来购买设备。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开放竞争后,只要国家放开价格管制,他们的竞争很快会打到成本价。那么,打到成本价的公司,谁会用高价钱来购买我们的设备?其他网络商也是遍体鳞伤,他们不亏损,也是处在很低的利润水平,他们绝对不会用更多的钱来购买东西。当然,我们的客户回归理性对我们有一定好处,因为华为处在一个产品质量、服务、价格都有相对优势的地位。 第二点,我们不能奢望中国企业全面、迅速和整体地信息化。从理论上看信息化很简单,事实上很困难,难在商业模型的数字化,我们公司真正走了七八年了,投入了数百人,才达到现在的状况。我们走的道路如此艰难,中国的企业随随便便装几个路由器就是信息化了?如果信息化并没有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它们会很快减慢或退出建设。 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讲明,并不等于大家就要带着悲观的情绪,认为公司没戏了。如果我们连真实的困难都不知道,就别提战胜困难了。我们需要把困难真实地告诉大家,特别是要告诉我们的核心团队,如果我们没有预见未来困难的能力,我们陷入的困境就会更加严重。 有人说华为公司从一个小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糊里糊涂、懵懵懂懂就走过来了,我接受这种说法。这种说法至少减轻了我们高层领导的压力,不要把我们压得太厉害了,我们也不是先知先觉的,我们也犯过许多错误,包括泡沫化。但是事实上,我们走过的这十年道路,每一次我们看见、预见的困难,我们解决的措施都刚好和时代的发展同步了,同拍了,所以我们取得成功了,才会发展到今天。《华为基本法》上为什么提出了"三个顺应"?因为我们不能与规律抗衡,我们不能逆潮流而行,只有与潮流同步,才能极大地减少风险。因此,我们过去有能力预测我们的成功和胜利,今天我们也有能力预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那么渡过这场困难,我们的条件是比别人优越的,是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