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无条件服从》
一、服从让你迅速融入团队 青年人要想成大事,首先要有团队意识。把团队作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用积极的心态服从上司的安排,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1、负起绝对责任 2、团队的核心——纪律 3、倾听老板的声音 4、相互协作需要团队精神 5、服从是前途的指路牌 6、服从也要注意细节 7、工作态度是第一位 1. 负起绝对责任 青年人要想成大事、做老板,就要学会负责任。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任,才能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 立志要做大事的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社会、对国家负责。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社会里,我们从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享受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同样,社会也要求我们每个人尽自己的努力奉献自己的智慧,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只有那些勇于为社会、为他人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做成一番大事业。 一家大型餐饮机构招聘厨房行政总监,应聘的地点在后厨,一下子来了两百多人,厨房挤满了面试的人,可是洗碗间有一个水龙头一直在“哗哗”地流水,没有一个人上去关一下。因此,这家餐饮机构这次没有招一个人。事后,这家餐饮机构的负责人说,我们希望找一个热爱后厨行政管理,对后厨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可是我没有找到。 是啊!每个人都希望把每一份工作都交给那些真正能够负起责任的人来承担。 责任心是一个人对自己认真做事的表现。当你走进邮局汇款,把2000元交给你不认识的人,你就松了一口气,再也不担心家里这个月收不到生活费了。为什么你敢走进一个陌生的房间,把钱交给一个陌生的人?因为你相信邮局会对你负责。 当你有病去医院看病,就会按照医生的药方去抓药,因为你相信医院,你相信他们的医生会为你负责。 你走进一家大酒店,登完记,把行李放进房间,然后你可以悠闲地去吃饭、逛街,你不必担心放在酒店的东西会丢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这种信心来自何处?来自于你对酒店的信任,因为你相信酒店会对你负责。 责任能够产生信任,责任能够产生信誉。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人,一个为自己承诺、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才有可能是一个有信誉、让人信任的人。 社会是由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责任支撑起来的,每一个责任点都是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就是老板、经理、部门主管……它需要一个人来占据,这个人就是能够负起这个位置责任的人。 有的人对生活的解释就是混,这样的人,是不能做好任何工作的,他不会是个好员工,更不能做老板。他没有责任感,他不懂得负责。

不管做员工,还是做老板,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责任心。松下幸之助在谈经营管理时说,作为一个老板,一定要有负起绝对责任的心理准备。不管员工有10个,还是100个,甚至1000、10000个,责任还是由他一个人负。自己站在最高的立场,一切都是自己的责任了,这个道理亘古不变。 在工作中你是否经常问“这是谁的错”呢?如果你经常说“这是谁的错”的话,那么你就有爱逃避责任的嫌疑。一般来说,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不会问这是谁的错,相反,他们首先把错误的责任自己扛下来,“这是我的错”是他们的口头禅。 相反,那些不爱承担责任的人往往找借口为自己开脱。除了忽略、逃避或不愿面对现实问题以外,另一种方式就是捏造借口。如“没有人告诉我要做什么啊,也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做啊!”“这命令我根本就不知道!”“都没有人看我做得怎么样,我怎么知道我做得对不对啊!”还有一种回避责任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责任范围划分得太小,也就是“这不关我的事”的策略。被动的员工即使知道公司出了问题,看到错误的发生,或听到许多客户抱怨同一个问题,他们也会置之不理,因为这些不在他们的工作范围之内。他们会无所事事地、眼睁睁地看着问题越积越大,也懒得发出一声警告,更不要说把责任扛到自己肩上了。还有一种逃避责任的方式,就是看到日益严重的问题,却告诉自己“等等看吧”这就是告诉自己:“迟早会有人来做的。”最后一个逃避责任的例子就是用一种消极的态度来面对问题,这种态度就是:“我已经做得够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无法由自己是否已经达到设定的目标,是否已经尽力,来判断自己是不是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