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黄光裕如是说》
第8章"投机"别论 --黄光裕论资本运作 我们强调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首先要有利,另外选择的项目和未来的发展要符合我的需要,在各方面都能起到互助效果。 不抵触投机 我国过去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因此"投机"在公众眼中一直就是十恶不赦、理应受到法律严惩的行为。黄光裕虽然也反对投机者的那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但他对于投机这种行为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他说: 我并不抵触投机。 投机不是说可以作为经营之道,或者是可以作为事业去做。投机就是说有机会,有时候是环境给你的机会,有时候是你去创造这么一个机会。问题是怎么去创业,这个事业怎么能把它做一辈子,让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是个问题。 每个行业不可能天天好也不可能天天不好,你来回跳就是个投机者,因为你没有把它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 对于"投机"的看法,华为董事长任正非与黄光裕可谓是处于两个极端。
![第26节:‘投机‘别论(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05056193657.jpeg)
1992年,华为的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资金已有较多盈余。1992年前后的深圳,正处于房地产、股票投机热潮中,有很多人一夜暴富,社会上弥漫着一股浮躁、投机取巧的风气。而任正非并没有为利所惑,仍然把1亿投向了一款2000门交换机的研发中,为华为积累技术资本。虽然当时竞争环境非常恶劣,任正非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充满风险的自主研发道路。当时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去搞研发是找死,不去搞是等死。后来任正非说:"并不是我出淤泥而不染,因为我相信未来的世界不会是一个投机的世界,而是知识的世界。" 一个不抵触投机的黄光裕和一个反对投机的任正非,他们二人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胸怀大志,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决不随波逐流,对未来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对目标有着执著的追求。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中,"投机"是一个中性词,"投机"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扩大。投机就是交易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愿意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所做出的买卖决定。更为通俗的一个定义是:投机就是投资机会(投资行为中的一种),没有机会就不进场交易,如同打猎,不看见猎物绝不开枪。民众日常购买彩票、股票等利用所获信息根据自有资源所做出的交易选择,都属于投机行为。 在黄光裕看来,投机就是抓住环境所给的机会,也就是要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会。 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具备,不具备的话不容易成功。作为一个企业来讲要有一个顺序,先做哪个后做哪个。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自己是投资家,不要因为自己的喜好,或者自己的面子,或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去做决策。要有风险意识,风险是不能排除的,自身有没有规避风险的能力,(比如说)财力是不是具备,人才是不是具备,政策是不是具备。一个南方的东西非得拿到北方种,南方夏天种的东西非得拿到北方冬天来种,这是不可能的。 对于投资机会,黄光裕会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我们强调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首先要有利,另外选择的项目和未来的发展要符合我们的需要,在各方面都能起到互助作用。我们选择某个行业或启动某个项目,不仅仅是因为今天能挣钱,而是各种资源必须跟我们整个产业能搭上,这种效果做出来的话就是1 1>2。 我投资主要考虑这个行业现在怎么样,将来怎么样。公司现在怎么走,它实施以后对公司内部有什么好处,跟我们现在匹配不匹配,回笼的速度跟我们的预期是否相吻合,现在的竞争是不是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花进去是不是值得。我们主要考虑的是这些问题。 正如黄光裕所说的"做买卖天天都会遇到各种诱惑",但黄光裕却在零售业中坚持了下来,并做出了非凡的成绩,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由他性格中的一个因素--"不贪婪"决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黄光裕的心目中,对于赚钱和做事业,有着很明确的概念。他认为,做生意首先要想清楚是要赚钱,还是干事业。赚钱不一定有事业,但有了事业就一定能赚钱。干事业可能会规划得长远一些,但如果仅想赚钱,是不可能做出大的成绩的。如今,黄光裕的帝国版图主要由两个版块组成,一个是零售,一个是地产。 黄光裕规避投机风险的又一个方法就是树立明确的目标。他认为公司从上到下都要保持这样一种开阔的视野:目标一定要有,但一定不能急功近利。目标也不能太清晰,太清晰的话会左右人的日常行为,就会放弃很多机会。但如果没有目标的话,有机会也看不到。 你不会去捕捉另外一个事情,你没站到那么高,你就看不到那么远。就会变成除目标之外,你从来不琢磨、不研究(其他的事情),(这等于)你把自己封闭了,等于把接触和了解社会的窗口关掉了。 黄光裕就像一匹狼,敏锐地四处捕捉着猎物的气息。他把投资之手伸及多个领域。他解释说: 我们的资本运营方式主要是企业并购,就是拿企业当商品来经营。我们的资本运营是一种长远计划、长远规划,不求立竿见影。因为这种东西不是投机,投机就是看准一个买卖我就挣钱了。 当然,黄光裕也有头脑发热的时候。在网络很火时,他也曾热心投资网络,比如他投资的零售电子商务网站"亿福商网",曾被人称为后起之秀。由于网络泡沫的破灭,黄光裕也只好放弃在网络的投资。黄光裕对于这次教训显得很坦然:"网络这块虽然我有一套很完整的东西,但时机不到,没有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只是试了一把。" "零售 地产"的黄金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