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黄光裕如是说》
这样的回答可能会令一些人难以置信,认为自己都没时间花钱,赚钱还有什么意思呢?黄光裕进一步解释说: 实际上人总得有一个目标,或者说有要去做的事情。事情一旦做到某种程度以后,人就身不由己了。能吃下的反而是非常简单的东西。如果是北京人,可能是一碗炸酱面。对我们潮州人来说可能是一碗粥。 * * * * * * * * * * * * * * * * 每个人的目标不同,有的人可能创业的时候是为了挣钱,有的人可能就是为了做一番事业,并尽可能做大。这样的人一有机会绝对是要选择出击的。我是属于第二种。我的目标不是挣钱,得个名,赶紧带老婆孩子享福去,然后看着钱,生怕它丢了。我不是这种人。 对于金钱有很多人很难做到像黄光裕的这种淡然,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因此导致他们做出许多的错事。黄光裕有一次和网友聊天时,曾说道: 我认为,在社会上,挣钱的机会很多,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赚钱,但是作为年轻人,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先做好一件事情,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把金钱放在第二位,只要你能够做成一件事,我相信,未来能够做成更多的事情。也只有做到一件事,未来才能找到你的价值所在。尽量减少机会主义或者投机的做法。 这也许是黄光裕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105亿仍然不够花 105亿是黄光裕2004年第一次登上胡润财富榜之首时的身价。在那以后,黄光裕就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人们最关心的一点是,黄光裕如何去花这105亿。而黄光裕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出乎众人意料: 比尔·盖茨他们已经是积累了很多的财富,多到花不完,我还处于不够花的阶段,积累的阶段。 那么多少钱才算是够花呢?黄光裕认为钱越多越好。

这些钱如果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或者享受,就太多了些。我觉得只要是稍微有点钱的人,生活条件就可以得到改善。我也算略微有点事业了,应该说是达到改善这个目标了。但是如果从经营的角度、从投资的角度去考虑,这些钱还远远不够。 我们一天就要消耗500万元,不管做不做买卖。我首先要把500万元挣够,为了员工。 经济学教授周其仁说企业家是钱财不够用之辈,他认为企业家与别的什么家不同的地方,首先就是要有"企业家精神",也就是要有企业家的企图心。企业家要有特别之所"图"。"图"的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企业家不但要有成就事业的企图心,而且这企图心要非常之大。大到什么程度呢?至少要大到企业家自己拥有的资源,就是全部都用上,也还是不足以实现其成就事业的雄心。 黄光裕的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有工作做才算是享福。"受母亲的影响,黄光裕把工作看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工作几乎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他也不讲究吃喝,没有什么个人享受。因为工作太忙,常常一整天开完一个会又开另一个会,忙的时候派助理买来一份快餐,边吃边继续开会。所以钱对于黄光裕来说只是一个工具。 钱让我做起事来更有力度,更自如,可以实施很多计划。企业要发展,钱永远是不够的。我希望我的企业能够传宗接代,做"百年国美"。 对于做企业,黄光裕的态度也很简单: 我每天做事都很有激情。我现在也很累,但我想过,做事业虽说很累,但要做下去还得用心,否则就做不好。如果社会认为这是一种事业,而且比较有意义,那你就去干吧。我这人也没什么特别喜欢的,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喜欢的,没有说三天看不见就不行的。我觉得我所做的事,对路了,从商人的角度讲市场需要了,从做人的角度讲社会接受了,往往你错不到哪去。这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