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黄光裕如是说》
第4章管理的配套 --黄光裕论企业管理模式 家族式管理 不折不扣地快速执行 让制度"说话" 管理就是无限次的调整 商人经营的是信息量 第5章重塑渠道价值链 --黄光裕论赢利模式 甩开中间商 包销 定制 招标 向上游厂家要利润 尝试差异化路线 重新定义战略联盟 第6章最重要的工作是把企业做好 --黄光裕论财富与社会责任 每个人的目标也不同,有的人可能创业的时候为了挣钱,有的人可能就是为了做一番事业,要尽可能做大。这样的人一有机会绝对是要选择出击的。我属于是第二种。我的目标不是挣钱,得个名,赶紧带老婆孩子享福去,然后看着钱,生怕它别丢了。我不是这种人。

不是为财富榜而活 2004年,黄光裕以身价105亿登上胡润百富榜榜首。2005年时,他又以140亿元的财富蝉联胡润百富榜榜首。2006年,黄光裕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全国第一,个人总资产为180亿元。但是他觉得这些榜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我不是为了胡润而存在的。我从未计算过自己的身价--觉得算这个没什么意义。 20多年的创业历程使黄光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财富观。他说: 从我个人来讲,应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企业的初步发展阶段,第一个6年主要还是为企业的生存奔波时间多,那时有点钱,时间也多,能消费消费。1993年我逐步走入这个环境,财富对我而言是能做更多的事,享受的是做事。到1997年后企业的资金开始充裕,个人花钱不用怎么想,但忙得没心情、没时间花。 有些人一生为了追求财富而活,所以他不快乐。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经济学家认为,财富的增长和快乐并不成正比。在收入很少、生活贫困的时候,财富的增长是可以带来快乐的,收入越多,快乐越多;增长到一定时候,因为需要不再迫切,这种快乐开始递减。黄光裕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所有的事情有得必有失。对于那些关于个人生活、财富和快乐的理论,我考虑的时间越来越少。我想,一个人事业成功,会得到回报,于是获得快乐。人总得找个由头活着。不能说因为个人财富的增多而越来越不快乐,就不活了。 黄光裕所说的话一点也不虚伪,不矫情,反而显露出一个白手起家的年轻富豪的豁达、淡然。虽然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黄光裕却说对财富没感觉。 假如你在不停地发展自己的事业,那么它就不是财富;如果停下来了,它或许是。但最大的可能是,今天你一无所有,但明天你什么都有了,而后天你又回到了起点。 这是因为黄光裕是个注重实效的人,他不喜欢虚无的东西。对于富豪榜排名,他认为××亿的财富是市场价值,股市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表现。他说他做事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富豪排名。 很多人想知道作为一个富豪,黄光裕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一天会花多少钱?黄光裕的回答是: 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你也很想去花钱,看到别人花钱,你很羡慕。但实际上你没时间,也没有机会花钱。即使偶尔有时间,心情、身体可能还配合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