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黄光裕如是说》
你定1000块钱,可能只能卖10台产品。你定990元,虽然少挣消费者10块钱,但不可小看这10块钱。它是一个心理杠杆。因为这10块钱可以引发很多东西。你给客户让利了,1000块钱的产品,10块钱是1%,是不得了的一笔账。原来你可能挣3%,你现在少挣1%,但你销量上去了,你可能会卖出20台产品,甚至更多,你得到了2倍以上的销售额,实际上你挣到的是4%。那么你就制约了对手。 国美现任副总裁李俊涛对产品定价的论述可以看做是对黄光裕价格观点的一个补充:"定每一个价格都要研究,能挣多少钱,还需要挣多少钱。比如定一个2870元的价格会比2900元显得便宜得多,这样货走得快,也会赚得更多。2900元是最不可取的,为什么呢,因为不上不下。" 国美的定价策略可以概括为两点:

(1)所有商品从一开始就以低价进行销售; (2)商品一旦定价后,一般不再大幅降价。 国美商品的定价是很有特点的,在特价活动期间,为了突出低价,国美的一部分商品以原价出售;热销产品也只是在定价上稍微高一点;主流产品仍然采取低价位,同时捆绑毛利较高的配套产品,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整体毛利空间。 低价策略的实施成为整个国美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家电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美能够在北京站住脚并很快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低价策略。在后来的全国扩张进程中,国美每进入一个新的城市都是以低价作为重磅武器打开当地市场的门户,继而迅速占领市场份额的。 低价策略不仅吸引了大量顾客,也提升了国美的知名度。2005年3月,胡润与百度网站联合推出《2004百富人气榜》和《2004财富品牌影响力报告》,黄光裕被百度8400万名网民推举为居"百富人气榜"首位的企业家,国美电器则位居"品牌影响力企业榜"的第二位。 黄光裕这样总结道: 旺盛的人气造就了国美的品牌。 基于竞争的考虑 除了积累人气的需要,黄光裕认为定价还是一个竞争战略问题。 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商人?懂得定价的人可以做商人。懂得定价,就必须了解国际市场形势,国家宏观政策,上游厂家生产、研发动态,消费流行趋势,以及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 西方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价格理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现有市场环境、技术条件下,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实施适合的价格策略,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毫无疑问,低价策略为国美赢得了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在创业初期,国美何以能和当时处于强势地位的众多商场角逐?关于这个问题,黄光裕认为,除了整个市场物资短缺外,国美的低价定位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家电市场几乎为当地各大商场所控制,为了追求高利润,商场的家电定价普遍比较高。虽然人们当时的消费水平较低,但出于习惯,人们大都选择去大商场购买。如何把消费者从大商场吸引到自己的小店里来就成为黄光裕考虑的重点,"薄利多销"策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 后来,黄光裕又把低价战略作为国美打市场的一只拳头。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国美的进入,必对当地家电市场造成严重的冲击。同时,这又促使当地的家电零售商重新考虑竞争战略的问题,可以说国美对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