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打开右脑挖掘领导潜能:CEO思考法》
借助他人的创意 创意不必非得是全新的。即使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导者,也不敢说自己的很多创意都是原创的。伯明翰米德希尔思住宅互助协会的执行总裁迈克·杰克逊对极富创新精神的第一选择银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因为他们的某些创意对他完成公司的重大转型助益颇多。曾任金色奇迹食品公司执行总裁的杰克·罗厄尔则提到了"忠实的追随者"。对于借鉴美国今夜小鸡公司以及其他快餐业领头羊的创意,他并不怎么感到自豪;他还补充说,他有很多创意是来自业内的包装专家,因为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客户关系。伦敦卢顿航空公司的执行总裁理查德·古丁说:"不要一开始就想当头儿。"他不仅借鉴其他机场的成功创意,还向国内和海外可借鉴经验的其他行业学习,比如大型购物中心。在我采访的这些领导者当中,的确很少有人自称他们的想法具有伟大的原创性。狄克逊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斯坦利·卡尔姆斯称自己为"杂交创新者";像绝大多数最高层领导者一样,他承认:"在我的生活里,从来就没有过原创的创意。" 阿斯达集团公司的董事长阿奇·诺曼则称自己是一个"勤勉的效仿者"。 我想,这绝不仅仅是这些领导者的客套之辞。这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创意源自我们周围存在的事物以及我们的个人经验。对那些毫无关联的片断信息的联想,促成了新的神经联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意。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要知道应该效仿谁,要能够找出效仿对象同你的企业和处境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很可能并不明显。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或培训课程,能够确保你可以进行这些联想。你越努力地想让自己富于创造性,你的目的似乎就越难达到。但是,你首先应该知道的是,你的大脑硬件并不比别人的差。我们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得到一些不错的点子;现在,你可以开始期待从直觉判断的右脑得到更多的创意。
![内向直觉思考判断 第23节:第3章 领导者的直觉判断(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14470359992.jpeg)
抓住一闪即逝的创意 创意生命短暂-在这一刻,它们可能出现,而下一刻,它们就可能消失,被另一缕思绪取代;或许稍后,它们又会出现在另一个场景中。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所以抓住优秀思维的一个秘诀就是:要时刻准备着迎接闪现的创意;要让自己的思想之门对它们敞开,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它们展现和完善。 有趣的是,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的时代,最受欢迎而且通常必不可少的一件管理辅助工具,竟然是一个大约长10厘米、宽7厘米的小小记事本 -在创意突如其来的时候,你可以把它们潦草地记在这样一个小本子上。尽管记事本包装各异,有的是皮革包边儿的华丽封套,有的却只有松松垮垮的纸封皮,但它们的功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创意。例如,当领导者正享受着长时间而又富有创造力的沐浴时,记事本就是唯一被他们广泛使用的记录工具(已经有好几部口述录音机在沐浴中毁掉了)。"一个潦草的单词就足够了。" 马可尼仪器公司的常务董事彼得·史密斯说。据说,在我采访的这些领导者当中,有些人喜欢慢跑,甚至在户外跑步时也常常会用到记事本。事实上,有些人就是"记事本上瘾者";他们发现,如果在餐馆中必须要等上一会儿,而自己竟然没带记事本和笔,那么他们就会感到不安。通常来说,这种习惯的形成是亡羊补牢式的教训:因为没能立即记录,领导者曾经与一些极为优秀的创意擦肩而过。这些记录工具,要比领导者的组织能力更能体现自发创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