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制造未来十年新格局:龙行天下》
然后是怎样产生泡沫?海尔把中科院的一些专家、洗衣机国家质量检测中心的专家请来,也与美容方面、化妆方面的一些专家进行交流,同时,把中国42个地方的水都调到青岛来化验,把世界各地的水都调到中国来化验,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终于得到理想的结果。

2003年9月,海尔向全球用户推出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从设想到实现,海尔用了大约5年时间。从"洗地瓜的洗衣机"灵机一动的点子式突破,到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所实现的颠覆性突破,海尔用了不到十年时间。 模块化海尔 海尔洗衣机本部有一个理念:海尔洗衣机专为您设计,设计什么呢?就是设计需求(现有的和潜在的需求),结束抱怨。在这种理念下,海尔不断挖掘可能连用户都没有想到的需求。 这种围绕需求做文章的思路来源,同时来自海尔在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市场的把握。海尔总结并发挥了两个优势:反应速度快和产品创新。 一是快,需求发现之后,谁对客户的要求响应的更快一点,市场机会就会更多一些。在国内的市场上,海尔经常根据用户的需求反馈,或者主动捕捉一些用户的需求点,快速的开发出产品,投入市场。像洗地瓜、洗龙虾等个性化的产品,均是这种思路。 在海尔内部,收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客户的反馈能够直接到达研发人员手里--海尔有999客服电话,经常跟消费者开座谈会,聘请专业公司做市场调研,开发人员也深入市场。 售后服务的反馈信息有的到技术部,有的到维修中心。如果不能解决就及时反馈,海尔专门有企划部门会整理这些反馈给研发部门。还有人专门负责分析用户来信。同时,每当员工出差到外地或国外,总会习惯性地去卖场看看海尔的产品,并与其他产品做比较。这些信息海量地集中起来,然后进行分析,发现用户的不满意点和新的需求,这就是未来产品发展的方向。 在国外,当地公司在反应速度上相对较慢。海尔没有复杂的内部运作流程,一个产品从概念形成,到决策,到开发,再到推广上市,对海尔来讲,这个过程相对比较快。海尔的做法与跨国公司略有不同,客户有什么要求,海尔可以先把产品做出来,再去谈价格,跨国公司一般要先谈好价格,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