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制造未来十年新格局:龙行天下》
案例一 海尔:赢在缝隙间 从洗地瓜的洗衣机、到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再到酒柜、书桌式电冰箱……海尔一次次复制洗衣机模式,针对一个又一个细分市场的独特需求,整合全球资源,最终形成了强大的实力 海尔本不是做洗衣机起家,它的技术基础仅仅来自1995年兼并的红星电器有限公司与广东顺德洗衣机厂,当时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 从一个并不高的起点出发,海尔通过集成过去的创新能力,整合全球的设计和研发,最终形成颠覆性创新的实力。虽然在海尔集团的其他产品同样可以看到这种成长过程,但在洗衣机上,这个成长路线更加明显而清晰。洗衣机的发展路径凸显了海尔的成功模式。

用户需求最重要 海尔模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洗地瓜的洗衣机。 海尔掌门人张瑞敏对于市场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任何一个市场总有发展机会。只要能做到两点,海尔洗衣机不但不会不好卖,而且还会脱销。第一,如果消费者买洗衣机,每一台都买海尔,这就是品牌效应;第二,海尔能够创造出新的需求,大家都需要,而过去没有产品满足,这就可能创造出市场需求。 张瑞敏去四川视察,发现当地洗衣机的返修率特别高,查了问题就发现排水管老是堵塞,问什么原因,说当地农民用它来洗地瓜。张瑞敏说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个专门做洗地瓜的洗衣机?这款洗衣机没有别的改动,只是加大了出水管,便于排沙,在当地非常受欢迎。后来这个思路延伸到其他地区,做出洗酥油的洗衣机、洗龙虾的洗衣机,在中东,海尔根据当地居民的消费习惯,做出专门洗大袍子的洗衣机。 这只是最简单的创新,或者说是概念性的突破。海尔在洗衣机上的第一次整体成功,是来自"小小神童",那是海尔在销售淡季创造出来的市场。 1995年,已经被海尔兼并的红星电器厂开始研发第一代小小神童第洗衣机。当时,洗衣机行业都知道夏天是洗衣机销售的淡季,却从未有人去琢磨这里面的原因。海尔接手红星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调查,为什么到夏天的时候消费者不用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