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就领袖企业的36个法则:蒙牛方法论》
去吧,打造一份"冠军资产"(哪怕只是在狭小的领域),这不是好大喜功!奥运赛场,冠军与亚军的"现实差距"也许只有一步,但在人们心目中的"品牌差距"超过十万八千里!"创纪录"的有形资产与"不创纪录"的有形资产,"现实差距"也许不大,但它们衍生的无形资产却有天壤之别。 法则6:参观也是生产力 【原理(原创)】百闻不如一见。人获取的信息,三分之二是靠眼睛。如果你足够美丽,魅力100分,那么,让大家来看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案例】工厂"透明化",消费者人人可看生产线

蒙牛是首批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任何一个团队,只要提前预约并带上有效证件(一是参观团队太多须预作排期,二是出于安全考虑),就可以到工业园区参观,透过玻璃窗,高科技乳品研究院、高智能化生产基地、万头奶牛国际牧场……中央控制室、储料罐、闪蒸、成品、入库……整个生产流程尽收眼底,这被称作"透明化管理"。 一座座厂房坐落在"草原微缩景观"上,绿茵连绵,小河蜿蜒,风车旋转,荟萃古今文明的标语牌,尽收眼底。 每天都有消费者前来参观。 除了自然接待,2004年至2005年,公司还举行了盛大的"草原游"活动。 蒙牛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级行政区的约30个大型生产基地,也在不同规模地接待参观者。 人们只要参观过蒙牛的工厂、牧场,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蒙牛产品的忠实消费者。 与三家外资股东的合作,也是从参观开始的。 这里还接待了多位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友人。 日久天长,蒙牛人形成一个习惯:来了客户,先不谈业务,参观完再说--"知己知彼"是商务活动的基本前提,客户已经是"知己"的,到了你这里你就有义务帮他达成"知彼"--参观的过程也就是让客户"知彼"的过程,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参观完了,客户的心也被"征服"了。 【备忘录】"参观也是生产力"的提出背景 有一次,牛根生总裁在生产经营例会上激情讲述参观带来的深远影响,脱口而出:"参观是最大的生产力!"后来自觉不妥,改为"参观也是生产力"。 事实上,牛总把参观当作生产力起于伊利时代。据在伊利担任过行政副总裁的胡苏东介绍-- 在(伊利)盖冰淇淋第一期(工程)的时候。牛总就说:"我不仅是盖厂,而且是给人看的。" 一期冰淇淋的设计,已经有了一个参观台,弄了一个大铁梯子(由此可以登上参观台)。有时候,玻璃窗模糊,因为里面气大……这虽然很差,但这是萌芽。 二期设计了参观通道,就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