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就领袖企业的36个法则:蒙牛方法论》
这个项目是2005年8月提出的,计划投资10亿元。但直到2006年1月,管理层的意见仍然不统一。反对的声音是含蓄的,但都是实打实的数据:一是每日新增加工能力2000吨,奶从哪来,增加奶牛也得四五年的功夫;二是本地市场已趋饱和,需在外地销售,让工厂远离市场,岂不是人为增加成本吗? 但牛根生的结论是"非做不可"。给出的策略是:第一,汰旧换新,紧缩一部分早期工程,让牛奶向高智能化生产基地转移;第二,纯牛奶与功能性乳饮料并举,减轻原奶压力;第三,与时俱进,推动周边市场的升级发展。这样,两个矛盾迎刃而解。 接着,牛根生为"高智能化生产基地"的建设确定了高规格--做到"八化",即国际化、智能化、规模化、立体化、展示化、人性化、差异化、系统化,将其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集生产、科研、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 事实证明,蒙牛不仅得到了"生产基地"这个有形资产,也得到了"世界第一"这个无形资产,为实现"把内蒙古建成世界乳业中心"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栽种一粒,收果两枝。这就是蒙牛。 老牛感言: 抛弃"等值模式",创造"超值模式"

做无形资产的办法很多。比如,通常人们建工厂便是单纯地建工厂,建牧场便是单纯地建牧场,这样,花出10个亿得到的还是10个亿,这是"等值模式"…… 而蒙牛一般不做这种"一箭一雕"、平进平出的买卖,我们要做的是"一箭双雕"、以一换二的生意,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建的是"全球样板工厂"、"国际示范牧场",让其成为中国乳业的"旗舰"--这样,在获得有形资产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无形资产--我们花出10个亿得到的是20个亿,其中有形资产价值10个亿,附带地还获得了10个亿的无形资产--你想想,让消费者觉知世界上最好的工厂在你这里、最好的牧场也在你这里、最好的牛奶还在你这里,这个无形资产还不值10个亿? 这是一种"超值模式"。(2007年6月) 国夫醒语: 有形资产在企业手中,无形资产在消费者心中 有形资产掌控在企业手中,无形资产烙印在消费者心中。每个企业都要学会"平行哲学":有形无形双推进,有形无形互催生("以有形换无形",反过来再"以无形换有形");任何只重视一极不重视另一极的企业,都将是"跛脚企业"。 老子说:"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难易相成。"普通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舍不得拿出钱来在消费者心智资源中"营"得一席之地。事实上,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更值钱,无形资产可以成倍数地催生有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