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视症 企业→ 市场 质量 比需求 更重要 产品 通过大批生产产品或改善产品即可 获利 增加产 量、提高质量、降 低价格 竞争 坐店 等客 推销 观念 阶段 20世纪30-40年代 卖方市场 向买方市 场过渡, 部分产品 供过于求 运用推 销与促 销来刺 激需求 的产生 企业→ 市场 我们卖 什么,就 让人们

买什么 产品 通过大量推销产品获利 多种推 销方式 竞争 派员 推销 广告 宣传 市场营销观念 阶段 20世纪50年代 买方市 场,产品 供过于求 消费者 主权论, 发现需 求并满 足需求 市场→ 企业→ 产品→ 市场 顾客需 要什么, 我们就 生产供 应什么 消费者需求 通过满足需求达到长期获利 发现和 满足需 求竞争 实施 整体 营销 方案 社会营销观念 阶段 20世纪70年代 社会问题突出,消费者维权运动勃兴 企业营 销=顾客 需求 社 会利益 盈利 目标 市场及 社会利 益需求 →企业 →产品 →市场 消费者需求 通过满足需求达到长期获利 获取消 费者信 任、兼顾 社会利 益影响 等竞争 与消 费者 及有 关方 面建 立良 好的 关系 从市场营销观念的变化中可以看到,消费者开始不断进入营销视野,并在销售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于是"顾客就是上帝"现在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广告话语,并成为许多商家坚守不移的商业格言。在商业实践中,商家们也逐渐发现,只盯住自己的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就整个生产-销售过程来看,顾客是这个过程的最后也最关键的一环,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直接决定了商业活动的成败。随着消费者意识的不断觉醒以及消费者地位的日益凸现,20世纪20年代前的营销学观念以生产观念为主,皇帝女儿不愁嫁;到了以产品观念为主,好酒不怕巷子深;而发展到现代,则是注重市场营销观念,提出顾客就是上帝,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了。 联合利华公司的冲浪超浓缩洗衣粉在进入日本市场前,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经过预测试,Surf的包装按照日本人装茶叶的香袋模样设计,很受欢迎;另外调研发现,消费者使用Surf时,方便性是很重要的性能指标,于是联合利华又对产品进行了改进。同时,消费者认为Surf的气味也很吸引人,联合利华就把"气味清新"作为Surf的主要的顾客诉求。可是,当联合利华雄心勃勃地准备进军日本市场并当产品导入日本全国后,却发现市场份额仅能占到2.8%,远远低于原来的期望值,一时使得联合利华陷入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