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二十几岁决定人的一生》
有一个年轻律师的故事,也许可以给那些不甘于现状的人一些启示。
![第37节:提升素质,让你的辛苦换来更大的回报(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30637012530.jpeg)
这位律师的名字叫K·O。海威希。他刚踏上社会的时候,在鹏萨所城一家贸易信托公司里当小职员。后来他移居到俄克拉何马州,进入谢尔石油公司做事。 不久,经济发生了大恐慌,海威希和许多职员被解雇了。他受过的训练和经验都不够,没有办法担任一般书记以外的工作。他只好接受了他所能从事的唯一一份工作---以每小时四美分的代价,在石油管理工程里挖壕沟。 他的故事后半段是这样的:后来海威希被谢尔石油公司重新雇用,他的工作是在会计部门办理有关投资的文书工作。但是他对于会计工作一窍不通,这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学习。海威希认为自己到俄克拉何马法律会计学校的夜间部会计科上课,是他所做过的最聪明的一件事。 经过三年的学习以后,他的薪水也翻倍了。于是他马上进入杜尔沙大学夜间的法律系上课,四年内修完全部学分,得到了学位,并且通过律师鉴定考试而成为合格的开业律师。 但是他仍不满足,研究高等会计三年以后,又学了一项公共演讲课程。这些连续的教育,使海威希的薪水比挖壕沟的时候增多了十二倍。 海威希的故事,是教育自己以获得成功的典型故事,任何一个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人都可以做到。 海威希的成功,源于他对自己前进的方向的正确选择。如果当初他只把目光放在挖沟的多快好省上,工头赏识了,也不过多挣几个糊口的钱罢了,而他的教育历程,对自己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 教育是年轻人对自己最成功的后天改造,但是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个拿到进入主流社会资格证的人,都做出了显而易见的业绩并获得了相应的报酬。大家都在忙,得到的回报却有高有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 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者帕列托提出了著名的"二八法则",对于付出与回报的关系,"二八法则"这么说: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你所付出的20%。换言之,我们五分之四的努力---也就是付出的大部分努力,几乎是白白浪费的。这一点一定使你大吃一惊! 为了使你的辛苦都收到实效,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合理的工作方法。比尔·盖茨认为:那些高效率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时,首先都用分清主次的办法来统筹做事。 把要做的事情分成等级和类别,首先是先办重要而又紧迫的事;其次是重要的但不紧迫的事;再次是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最后是既不重要又不紧迫的事。为了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我们应该用80%的精力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精力做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