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失败者史玉柱的财富人生:巨人归来》
有人公开评价说,中国是一个极其强调认同感的社会,只有除了网络游戏主力人群之外,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性别、职业的人都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一行业,网络游戏业才能更加健康的发展。或许不久之后,网络游戏中随处可以看到"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场景。 于是,有媒体就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一位母亲看完新闻联播之后,电视画面出现了儿子在玩的网络游戏的广告,于是大呼:"儿子,你玩的游戏上央视了。" 另一方面,这样的"大胆"实际上是史玉柱在向同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征途公司推出形象广告,从广告的视觉层面看,没有《征途》游戏的任何画面、人物、背景。而且电视受众和网络游戏玩家应该属于不同的受众群体,所以,我们相信,这次广告不是单纯地希望通过广告直接拉来游戏玩家,事实上,短时间内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也许,老谋深算的史玉柱考虑的可能是更深远的问题:如何提高《征途》游戏的社会形象以及《征途》游戏如何被人认可。 征途形象广告在达成了这样的目的。这个仅仅5秒钟的"爆笑版"广告后来让业界人士又惊又喜地通过央视感知到了征途网络传递给同行的信息:我史玉柱又重新踏上征途了。而且还向大众高调传达了其同名游戏《征途》。

再从玩家的角度分析,由于中央电视台的公信力不容置疑,《征途》游戏广告能够登上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象征。一句"征途"的京剧韵白,更成为玩家和潜在玩家体味征途网络的直接感受。玩家对于《征途》这款游戏也更具信心,而且还在玩家之间扩散了"央视上榜企业"的"自豪概念"。 关于征途公司的电视广告,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发布广告的时机。 在征途公司的电视广告热播的时候,细心的观众很快注意到,征途公司广告不仅在中央一套的黄金时间热播,同时还在中央五套播出,而首播日正是第15届多哈亚运会开幕当天。 显然,这样的时间选择绝对不是随意的。 此前,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曾以"奥运概念成为央视黄金资源招标新亮点"为题的报道说,2008年奥运带动体育热潮升温,奥运机遇成了商家关注的新焦点。 2008年,中央电视台四个奥运节目的冠名和时段广告均被国内知名企业抢购一空,征途网络抢占中央五套在亚运会期间播出广告显然也是看中了体育热潮带来的商业契机。因为史玉柱认为《征途》游戏的玩家和亚运会的观众应同属一类受众人群,《征途》游戏健康、绿色的游戏理念暗合亚运会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游戏中多种竞技方式也符合了运动会更高、更快、更强的比赛宗旨。 "征途网络形象广告选择在亚运会期间播出,也希望借此向更多的人传达,网络游戏和其他体育运动一样,都是一种健康的娱乐。"征途副总汤敏当时对媒体就曾这样表示道。 广告悲喜剧 征途公司的广告上中央电视台效果之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上,2006年10月北京第四届网博会期间,史玉柱就透露了"《征途》想在央视做广告"这个想法,相信当时在场的记者没有几个认为可行。电视媒体对网络游戏广告"严防死守",让大家都相信,史玉柱在那个时候谈此设想无疑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