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失败者史玉柱的财富人生:巨人归来》
结果史玉柱在这次攀登中,经历了死亡的考验。 "人在低谷时是最勤劳的。这些年我一直是没日没夜地干,跑市场,跑终端,找消费者聊天,了解市场情况。三年里,我跑过的商店有1000多家,深度接触、交流的消费者有200多个。" 一个值得叙述的细节是,1998年上半年,即脑白金上马前后,史玉柱"穷"得连买一张飞机票的钱也没有。有一天,为了到无锡去办事,他只能找副总借,他个人借了史玉柱一张飞机票的钱--1000元,飞到上海,当天赶到无锡,住在一家30元一晚的招待所时,女服务员认出了他,但她并没有讥讽他,相反还送了他一盆水果。那段日子,他是一贫如洗。 更早的时候,史玉柱开始收到越来越多的信。史玉柱的母校浙江大学的一位校友写信说:"你要不站起来,就伤害了我们这代人的感情。" 史玉柱后来说:"我觉得这话说得非常重,我感触非常深,自己压力也非常大,好像我不站起来不光是我一个人的事,还要伤害别人的感情;而且每天收到的很多信里面都夹着钱,少的5块,多的有200块。当然我不至于困难到这个程度,但是反映了大家都希望我能再站起来。" 于是,史玉柱常常对他的部下讲述中国古代神话"夸父逐日"的故事。"我想,巨人现象的核心是一种精神,是一群年轻人执著地追求自己选择的事业并为这种追求不顾一切的拼搏精神,是追逐太阳的精神。" 所以,在1997年初败得一无所有的时候,史玉柱也没有想过要放弃。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他的同行马云的那句话:"没有放弃,放弃是最大的失败。" 在那些风腥雨恶的日子里,史玉柱一直躲在珠海巨人集团总部四层的总裁办公室里。 一向不善交际的史玉柱似乎没有什么知心朋友,即便是在辉煌的鼎盛期,他也不太善于与外界交往。每当要做一次重大决策,他都喜欢把自己关起来,在屋里来回踱步、苦思冥想。久而久之,大办公区的地毯已凹凸不平,显得坑坑洼洼。

史玉柱把自己在孤岛上关了数十日,就在这些日子里,新闻媒体对巨人事件进行了高密集的轰炸,企业形象支离破碎。 但是,史玉柱没有选择放弃。 史玉柱迅速抽身,决定离开珠江三角洲这个"白区",开辟"苏区"。 史玉柱说:"等‘苏区‘发展起来以后,我们再来解救‘白区‘。"史玉柱选择的"苏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后来证明,这里的确是后来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之一。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史玉柱的眼光。 于是,史玉柱就去了江苏、安徽一带隐居,并秘密进军保健品市场。直到2000年5月,史玉柱出现在那篇叫《南京街头雄心勃勃的神秘客》的新闻专访中…… 后来,有记者叫史玉柱评价一下他自己,什么东西自己最满意?史玉柱只回答了两个字--"坚强"。 假如他不坚强 假如史玉柱不足够坚强,那么就不会有脑白金、黄金搭档以及后来的巨人网络,这是公认的事实。 如果说,史玉柱不足够坚强,他也许早就过着牢狱生活了,也许这样的判断不一定有人接受,但这的确是一种可能。 想一想,为什么珠海巨人集团为什么没有被注销吧,那么多人都奉劝史玉柱把这个公司注销了,他也一了百了。 但是,史玉柱绝对是聪明之人,他并没有抛弃曾对还珠海巨人集团给予信任的投资者,因为一旦按照这些所谓聪明人的招数干了之后,他的问题就严重了。 如果,珠海巨人集团真的注销了,从法律上他是可以规避债务,但是,他之前的"三年回报100%"、"保险公司保险"等说法难道就不会被追究,国家难道不可以判他个"非法集资"或者是"诈骗"吗? 如此这般,哪里给史玉柱留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呢? 显然,史玉柱是聪明的,当然也是坚强的。如果,他不坚强,完全就可能面对危险"英勇就义"。这样的话,不可能在多年之后还是一条好汉。更别说,中国还会出现了一个身价500亿的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