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失败者史玉柱的财富人生:巨人归来》
当然大规模的集团军战术也创造出了奇迹:30个产品上市后的15天内,订货量就突破3亿元。更显赫的战果是新闻媒介对巨人集团的一次大聚焦。上百家新闻媒体在1个月内都把笔锋集中在巨人集团身上。统计发现,就连《人民日报》这样的权威媒体,在半个月内,就4次以长篇通讯的形式报道了珠海巨人集团;这1个月,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也5次发通稿。 后来有人记录说:伴随着暴风骤雨般的广告、新闻炸弹疯狂地倾泻而下,珠海巨人集团数千名年轻而狂热的营销人员分赴各大市场。珠海巨人集团的子公司也从38个发展到228个,人员从200人发展到2000人。 但是正如史玉柱后来总结的"不一定开200迈的人是最先到达目的地的,我可能就开个100迈,但是我中间停也不停,我也不加油、我也不休息,这种往往是最先到目的地的。" 当珠海巨人集团这部战车在史玉柱的主导下,加大马力往前冲的时候,狂风暴雨也悄然而至。 6月初,北京一家媒体刊出一则广告,公布某权威协会对市场上8种DHA产品的抽查报告,巨人脑黄金的DHA含量排名倒数第二。稍后,依然是北京,某保健机构召开DHA学术研讨会。会议认为,"脑黄金"的提法不科学,商业名词不能代替学术概念。 媒体随后还报道说,安徽芜湖一考生父母拿着在报纸上刊登的脑黄金广告要和公司打官司,说广告欺诈,承诺什么吃了脑黄金,考不上大学该公司将赔偿云云。 接下来,舆论开始出现一边倒的趋势。 1995年7月10日,国家工商总局下发紧急通知,指出珠海巨人集团推出的所谓巨人健康大行动广告,其中一些广告创意内容在全国引起众多猜疑和议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效果和政治影响。为此,特紧急通知各地,立即暂时停止发布珠海巨人集团的巨人健康大行动系列广告,何时恢复,另行通知。 与此同时,国家卫生部展开了保健品生产秩序和工艺配方的整顿,媒体又掀起了批评保健品的高潮,整个保健品市场一下子缩减了几百亿元。 通知下发之后,轰动一时的巨人健康大行动广告,在全国各大媒体上立即消失。

更为严重的是,这广告一停,市场马上就出现了连锁反应,人们开始对珠海巨人集团的未来浮想联翩。统计发现,珠海巨人集团投入"三大战役"的广告费高达7000万元,而"三大战役"的实际回款额也就4000万元,投入产出严重倒挂。"三大战役"成了巨人的滑铁卢之战。 8月中旬,珠海巨人集团改变策略,广告上抛弃战争与政治的符号,将"飞机"、"坦克"换成一个个可爱的儿童时,这一亲切的形象,在市场上立即见到效果。 但是,这依然不能扭转巨人的颓势。 此前,珠海巨人集团曾经在《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七大报刊上推出了一个极富冲击力的广告--"成为巨人的捷径:站在巨人的肩上"。没想到,巨人的肩膀并不牢靠。 不得不说的巨人大厦 如前文所述,史玉柱始终认为是媒体把自己搞休克的。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有问题。 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巨人大厦。尽管不算新鲜,这里还是有必要叙述一下巨人大厦的前世今生。 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史玉柱说:"假如巨人今年的利润是5000万元,那么巨人明年的投入肯定会过亿……巨人是不做传统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