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家电王国的崛起:苏宁连锁的力量》
1992年,全国涌起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国出现了空调应用前所未有的大热潮,家用空调器销量迅速增加。一些企业趁机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整个空调行业进入快速起步和发展阶段。1992年,全国空调产量从1990年的年24万台猛增到152万台,1993年达到292万台。1994年号称已有800万台生产能力。

加上空调当时还属于奢侈品,必须特别申请安装,电线都要专线,还要缴纳增容费(直到90年代中后期全国才取消),因此走进普通家庭又远非彩电、电冰箱那么轻松。如此一来,供需增长幅度之间自然形成不小的落差。 虽然市场潜力很大,增长很快,但局部市场企业已经有压力,竞争也日趋激烈。当时,对国内空调生产厂商而言,有一个十分头痛的问题,就是空调购买的季节性(夏、冬两季使用,以夏为主),导致空调销售产生明显的季节性反差,这进一步导致空调生产和销售的季节性。 每年春夏销售旺季时,工厂生产能力全面紧张,供货往往无法及时满足,甚至经常出现缺货断货的情况;可旺季一过,商家的订货量会急剧减少,工厂的生产能力就处于大量闲置的状态,工人甚至必须放假。 虽然工厂可以在销售淡季时进行一些生产,库存一部分产品供旺季之用,但由于工厂的资金能力、仓储能力有限,大量库存很难做到,而且厂家也必须要考虑到市场风险。 多年来,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空调生产企业。 另一方面,商家们常常为旺季到来时到工厂买不到货而感到头疼。每年一到空调销售旺季,到工厂拿货简直就是一场大战,商家们带着车、钱、人在工厂门口排成长龙等货、抢货。 张近东虽然刚刚入道一年,但已经深刻体会到货源保证的重要性。 当时的南京空调市场是由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中央商场等国有商场主渠道绝对把控的,常规上,它们在夏季空调市场即将启动时,去工厂订购提货、上柜销售,多年来没有改;工厂方面由于是不得不依赖的销售主渠道,又是大户,自然无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