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家电王国的崛起:苏宁连锁的力量》
"他都会提前想到这些事情,关心这些事情,有时候我们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他都想到了。"提起这些,刘晓萌脸上洋溢着由衷的感动。 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刘晓萌充满自豪:"那时我们都有一种自豪感,从十几个人的时候慢慢发展,越来越壮大。大家心比较齐,虽然辛苦一点,但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并没有白费,企业发展起来了,我们就非常开心了,所以都不会计较什么。" 这里面似乎有些溢美之词,但是从这些苏宁"老"员工的描述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当年年轻的张苏东的个人性格与管理风格,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江南人的细腻,胆大心细;脾气大,但分事理;重情意,但更重规矩。 据说,甚至如果员工的着装或发型不合适,他都会提出来。 这只会令你想到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有些东西偏执不见得是对的,但却是企业家最具个性的表达,这些对完美的异常的坚持与偏执也许就是造成苏宁今天成就的基因?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虽然此时的苏宁还只是十多人的小企业,但张近东在细节的坚持,"信"上的执著,对员工的关怀,在坚持完美的勇敢和对待工作的严厉和严谨,都令张近东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1991年,张近东虽然赚了不少钱,但他并没有止步不前,相反,就在那一年年底,他像赌徒一样,将这些赚来的钱全部投入一场更大的企业"冒险"征程中。 他还会这么"幸运"吗? "豪赌"背后:大家赢,自己赢 事实上,以10多万的自我资金做了足足2 000万元,相当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苏宁的资金周转了足足200圈!这不是"幸运"两个字可以概括的。 做批发是一种加快资金流转的方式,但这意味着更多的货源供应。而货源供应首先需要钱!钱从哪里来? 南京素有中国四大"火炉"之称,当1991年的天气开始炎热起来后,张近东发现他的店销售进入了"疯狂"的状态,不但企业事业单位纷至沓来,连一些小的经销商也纷纷来到他这里拿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