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家电王国的崛起:苏宁连锁的力量》
近代史上,南京身处水深火热的中国,同样经历着内忧外患的摧残,并几度成为近代史的标志: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南京的静海寺签订,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37年南京被日本侵略者攻占,经历了一次人间浩劫…… 辉煌与苦难,美丽与破碎,历史与责任……都沉淀在滚滚长江中、秦淮河畔,掩埋于紫金山、钟山厚土内,晶莹于美丽的雨花石中。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963年3月的一天,一个男孩在南京城的一家医院内呱呱落地。当时,这个叫张近东的孩子的哭声并没有什么特别,人们也不会想到40年后他将成为南京市、江苏省甚至全国叱_风云的商界领袖。 那个时候,人们甚至连经商的念头都不能有。 此时,人们的注意力都被"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所吸引。在那个饥荒年代,尽管填不饱肚子,人们依然怀着崇高的理想向雷锋学习。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每逢3月,上了大学的张近东依然和同学们一起想方设法按照学校的要求"学习雷锋做好事"。

这一年的年底,中国和她在世界上最大的盟友苏联关系恶化,使其更加受到世界的孤立,受到西方世界仇视的中国依旧倔强。张近东3岁那年,他刚刚开始以好奇的眼睛张望这个世界,"文化大革命"便降临了。 张近东的童年就是在这个时代的这座城市度过,日子过得很苦,但这种苦反而更加磨砺了他的斗志,促使从小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穷困的生活。 1966年年底,3岁的张近东刚刚开始以好奇的眼睛张望这个世界,"文化在革命"便降临了。 对一代国人而言,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很难想象"不堪回首"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贫穷与苦难可以说是张近东童年的底色,也成为张近东最好的老师,磨砺了他坚强的斗电和不屈的个性。他从小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穷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