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商业奇迹的诞生:赢在华西》
"搞建设,就得拿出革命先烈那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从今起,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以身家性命来确保华西三年内实现‘三化三园亿元村‘的目标。"南京雨花台宣誓回村后,吴仁宝第一个在干部责任保证书上重重写下自己的名字。 从南京雨花台回来后,吴仁宝又在华西村的南苑宾馆主持了3年承包签字仪式,他带头画押:如果1988年实现不了亿元村,家产全部归公!这样的军令状感染了村里的干部,他刚一签完"军令状",很多党员立马就主动要求也签同样的保证书。 华西村的南苑宾馆一时人流不息,华西村的80位承包者,包括村干部、支委成员和各厂长、公司的经理,还有农副业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来到宾馆,一个接一个地在承包合同书上签字。 之后,第一年华西村总产值达到了2 700万元,第二年达到7 500万元。第三年更上一层楼,总产值超过了立誓的目标,1亿元还挂零。 组织:统与分的完美组合 管理中的组织机制,主要是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它与工作效率有直接的联系。杰出企业无不重视运用组织技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中国以社区为依托发展乡镇企业,在领导体制上如何处理好党政企三者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摸索的实践性问题。华西党政企三位一体的组织机制比较好地处理了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中党政企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村社与企业合一的乡镇企业完善组织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华西的组织机制实施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具体方法有两条。 一是"三位一体"。
![第28节:第二章 赢之道:一个村庄的‘中央处理器‘(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33123045747.jpeg)
华西集团的组织机构,对外是三块牌子,有村党委、村民委员会、集团公司,对内实际是一套班子。对外三块牌子,主要与上面的机构相配套,便于参加各种会议对号入座;对内一套班子,便于集中统一决策,抓大事,便于两个文明一起抓。机构精简,不人浮于事,办事效率高。 二是干部身兼数职。 集团公司下设八个科室一个办公室,科室的正副科长和下属企业的厂长大多是一套班子成员。而且多数身兼数职,有不少同志既是党委成员,又是村委会副主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还是企业的厂长或科室干部,这就叫华西人的一身多职,一专多能,发挥出人最大的潜能,同时让管理机构精简,避免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监督:让百姓说话 有这么一则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魏文王有一次问神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医术谁最高明?"扁鹊答道:"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王不解:"那为什么你名气最大?"扁鹊解释:"我大哥治病,是治于未发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根,他的名气也就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些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传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