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商业奇迹的诞生:赢在华西》
选举:华西的地盘村民做主 华西的选举机制是"两化"--"制度化、民主化",即通过制度化建设,把民主真正交给每一位华西村民,完全按照百姓意愿来选举。 过去的选举都是村干部把村民手上的选票集中到自己手上。 这还能叫民主选举吗?华西对此制定了两个改革制度:一是可以代票,但只能是家庭内部代票,村干部拿别人家里的票属于非法;二是候选人可以派出自己的选举观察员,到每一个投票站盯着,看有没有作弊行为,如果有作弊行为,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报告,由选举委员会处理。 在华西,从选举委员会的建立,候选人提名、选举辩论、投票,到最后计票,整个选举过程都实现了程序化、制度化--竞争、自由、公开、公平、公正,用程序的民主,保证了制度的民主。 华西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采用了以下选举方法: (1)由选民直接等额提名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
![第26节:第二章 赢之道:一个村庄的‘中央处理器‘(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33190962192.jpeg)
(2)村民委员会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 (3)设立一个中心会场,18个流动投票站,投票结束后,所有投票箱于当日集中到选举会场,当众开封,核对票数,做记录。 (4)选举所投票数等于或少于投票人数,并超过全体选民半数的选举有效。投票数多于投票人数或者未超过选民半数的,选举无效。每张选票所选的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名额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名额的,无法辨认的,为无效票。 激励:"双车轮理论" 有一次在和一位企业家朋友聊天时,他说他正为职工没有工作热情而苦闷,他的公司每年以70%的速度快速增长,员工工资奖金也在不断增长,可他们的积极性一点也没有提高。实际上,这就是员工激励机制出了问题。这种问题就是一味的物质激励造成员工的习惯性麻木,而精神激励又相对缺失,导致员工价值观的偏离和精神世界的空洞。 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曾提出"双因素激励理论",意思是激励机制应兼顾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个方面。谁兼顾了,谁就能发挥员工的最大效益,谁就能拥有人才。 在华西采访期间,笔者经常为华西人勤奋的工作热情所感动。他们每天早上7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在上班时间,不管是务农的村民,还是工厂的职工,工作起来都十分认真,很多人自愿、主动加班工作。 照常理说,"富则思逸",住着别墅、驾着轿车、存款百万的华西人完全有条件赋闲在家,或者悠闲在外,为何华西人能在富裕的条件下仍勤奋地工作呢?他们拼命工作的动力何在呢? 笔者认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华西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富有特色的激励机制--"物质、精神双重激励"。如果把华西看成一部"豪华轿车",那么物质和精神就是车的前后轮,物质丰富了,精神这个"后轮"推动着前进,精神落后了,物质这个"前轮"带动着前进。如果物质和精神都十分富裕,则加速激励华西人不断进取。这个激励机制是华西村通过半个世纪大胆创新,摸索出来的,可以称之为"双车轮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