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商业奇迹的诞生:赢在华西》
"劳、资、需"分配机制的"需"即"按需分配",每个村民的各项福利至少每年3 000元,同时,每家每户也分配住房、汽车以及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资。 华西的分配机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保证了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也是有差距的,就是"既要拉开档次,又不脱档",既要不吃"大锅饭",又要不搞"独吃饭"。这套分配机制既有灵活性,又有原则性,既能有效控制差距拉大,又能充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在这种分配机制的保障下,现在华西村民资产最少的人家有100万元,最多的人家有1 000万元,每家有1~3辆汽车,每户住450~600平方米的别墅。 华西在分配上有一个"两限制"的分配机制:一是限制现金分配,鼓励入股积累;二是限制消费,确保"三足","国家一头,依法交足;集体一头,积累留足;农民一头,保证生活富足"。 为什么坚持多积累?吴仁宝说,有了集体积累,既能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又能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更能促进华西事业的健康长寿!如果集体没有资产,没有一定的实力,就难以调控,难以有权威,难以有战斗力。1978年河南有一个刘庄,经济规模比华西还大,但如今刘庄经济规模10多个亿,而华西已经400个亿了。其中原因是什么呢?问题出在刘庄的钱都分给老百姓了。刘庄人十分富裕,但亲戚朋友家红白喜事、小孩上学、建房,都向刘庄借钱。最后,老百姓的钱聚不起来,形成不了良性循环。 村民富裕起来了,有些村民分配到的奖金数额巨大,他们会花天酒地,挥霍无度吗?华西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除了进行思想教育外,在制度上也进行了一些控制。在村民领取时数额巨大的,即使是自家的钱,也要经过一些审批,目的就是防止村民乱花钱、花错钱。 华西的分配十分关心"五个户": 一是小富户。对这些人要适当关心。如果遇到大病,将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照顾。这也是吴仁宝一直强调的"村帮村,户帮户,最终实现共同富"的体现。
![第23节:第二章 赢之道:一个村庄的‘中央处理器‘(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33282699984.jpeg)
二是爱乡户。华西有一大批学业有成的华西青年回到家乡扎根华西、报效华西。对于这样的一批人,华西给予了大力的鼓励。 三是经营户。也就是能搞经济、懂管理、会经营的人,这是华西的骨干力量,华西主要用"多劳多得"来激发他们多为华西经济发展作贡献。 四是创新户。这包含着华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勇于创新的人。精神文明开发公司的赵志荣,工作上创新、勤恳、踏实、认真,得到了"创新户"的殊荣。 五是关键户。也就是工、青、妇三个组织,以及党、村、企三套班子的主要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