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无须讳言的职场生存法则:公司名利场》
所以,战略才是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管理体系则更多是杜绝决策失误的防火墙,它更多的作用是内向的而不是外向的。在市场拓展和进取这些方面,管理体系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在历史上,成吉思汗所带领的游牧民族部队,管理显然比不得官僚体系已经十分精密化的宋朝,但失败的却还是宋朝。一些还小的民企,游击战对于他们可能更为适合,过于精密的管理体系对他们而言,反而会失去在市场上的战斗力。 而管理体系,也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模型概念,它也是需要和具体的人相匹配的。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些民企老板制定的莫名其妙的组织架构就会觉得好笑,这其实也还只是看了表面。外企的组织架构雷同的很多,这倒并非是盗版了别人公司的,而是管理体系的确有其科学性存在。但这个体系是建立在找到合适、胜任的经理人员的基础之上的,缺乏这一点,再漂亮的架构也没用。大多数的外企能做到这一点,而且几乎是像拿了一把尺子一样地在每个职位上衡量人员的胜任程度,但这些对民企却太难了。"莫名其妙"的组织架构,其实是基于老板们对企业内部人事的了解,他们不是用人去适应管理体系,而是让管理体系去适应人。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越大的公司越泯灭人的创造性,而小公司却能发挥人的潜能的道理。官僚体系让人发挥作用的最大上限,是这个职位所要求的最高技能,而不是这个人的最大才能。
![第68节:为什么一团糟还能管得好(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35153915098.jpeg)
乱哄哄的管理体系里面,蕴藏着的是对人性的洞察。尽管这是初级阶段的管理,但对于一个职业化改造尚未完成的企业来说,不见得这就是错误的。而这些管理一团糟却还能活得不错的企业,他们总是有些人什么都不干,有些人却满负荷运转。当然最满负荷的当属老板,里里外外一把抓通常就是对这些人的准确描写。"一把抓"在企业足够大的时候是几无可能的事,但却能在企业还不够大的时候保证最准确和快速的市场反应,当然前提是老板要够能干。老板不能干的企业,现在大多数已经关门,剩下的都是一些英雄老板所带领的第一代民企。 事实上一团糟却还能管得好,也解释了为什么外企总是诞生一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民企却总是诞生英雄老板的原因。外企和民企的竞争,本质上就是官僚体系和游牧民族的战争,是团队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战争,也是程式化和速度的竞争。 但个人英雄主义的管理方式,也仅仅是创始人管理企业这个阶段才有的独特方式,也是中国民企所处的一个独特历史阶段。从长久的眼光来看,这是暂时的。管理终究要回归到程式化的阶段,官僚主义也肯定将在现在的一个个"老板拍板就算"的民企里滋生。但正值壮年的中国企业家们,恐怕还要把这看似一团糟的管理方式再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他们萌生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