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无须讳言的职场生存法则:公司名利场》
但即使是开放的大公司,官僚习气也经常会侵袭到组织。官僚是组织的顽症,几乎与"组织"一词是共生的。坦率地讲,官僚习气恐怕很难完全去除,因为它本身就是层级管理的附属物。所以大多数基于沟通的部门协调会议治标不治本,它缺乏的是组织架构的支持。企业大多数的组织架构呈金字塔型,他们的汇报关系都是向上而不发散。很少有人会真正这样地去做职场的雷锋,因为这并不会获得上司的表扬,也许还适得其反。跨部门合作的口号在企业喊了无数个年头,也有所谓的"跨部门协调小组"在企业里面进进出出,但即使能成功的也大多来自更高管理层的行政支持,真正自己能协调好的几无先例。在新的组织架构没有诞生前,这些所谓的协调会议大多可以免了,唯一有效的还是上面的指示。
![第53节:没完没了的会议(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1235396403858.jpeg)
但哪怕是老板召开的会议或是部门内部会议,开会的人也都没精打采,似乎都要等到自己讲的时候才会醒来。这也说明了目前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员工的利益和老板的利益或者公司的利益根本不是一码事,也很少有员工被要求为集体目标承担个人责任。这并非是员工缺乏主动性的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也是我们管理体系里的严重缺憾。 没完没了的无效会议背后所反映的实质是我们这个时代管理的最大弊端。知识员工已经充斥在每个公司,我们的管理方式却还是工业时代的。层级管理的最大弊病是让每个员工成为信息孤岛,但他们需要的却是网络状的联系和协调。尽管我们现今的信息技术可以解决信息联系上的问题,但我们始终无法把这种联系变成一种组织架构,并为之制定绩效衡量的标准。你无须指责在你召开的会议上"各怀鬼胎"的下属员工或者别的部门的人员,因为其实你与他们并无差别:你为的是完成你的工作,而非他们的。 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和管理专家正在为这个弊病开出一个个药方,但愿它们是有效的。至少,这能让我们少开几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