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无须讳言的职场生存法则:公司名利场》
大多数职业人真正想要的属于自己的"事业"其实是属于自己的Business(生意),这个英文单词和中文的"事业"原本就是一回事。创业固然是有风险的,但在现阶段的中国,之所以还是有这么多人创业,是因为打工的风险也不见得就比创业的风险小多少。遇到不好的企业,不但会让你觉得工作乏味,更是会耽误了你的职业前程,让你的市场价值越变越小。就算是真的能让你发挥所长,但中国民企的平均寿命才3.5年,企业并不能对你的职业前途做出什么保障。

在西方,由于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市场比较规范,雇主和雇员之间也有一种长期的心理契约,但这种契约在中国暂时还不存在。并且,在西方做个小老板和打工的区别也基本不大,从社会地位和收入上来讲,普通白领甚至要好过小老板。但在中国却不是这样的状况,中国的普通白领收入远不及一个小老板。 这就牵涉到一个Business的考量,那就是成本和收益。创业的收益远大于打工,但风险却不见得就比打工大很多。并且,中国人"三十而立"的古训也促成了这种心理的焦虑,它需要你在这些成本、收益、风险之中做出选择,决定最佳的出路。 这个出路不是工作的出路,而是人生的出路。在中国这个社会福利保障现今尚不完善的社会,你的人生要过得好,就需要你今日所做的投资是能为你的人生带来长久收益的,这个收益就是长期维持高生活水准并且不断提高。 大多数有能力和胆识的人做出的投资选择便是创业。而30岁的踯躅,也正是为了寻找这个创业的方向究竟在哪里。 但一个纯粹职业的人生真的是不值得肯定的吗?这也未必。对职业人生的肯定来自于对未来的保障,它需要社会福利保障的完善,也需要企业的成熟和长期稳健经营,当然也需要我们的社会在市场经济这条道路上越走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