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30节:第六章 语不惊人誓不休(1)
系列专题:《名记基础:特稿采写宝典》
三、如何才能不断地发现新题材 新与旧是相比较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旧,更没有绝对的新。特稿属于快餐文化、"流行"文化,与流行歌曲相似。试看,流行歌坛上的歌曲、歌手的淘汰率很高,更新频率也很快,百唱不厌的流行歌曲、流行歌手是罕见的,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不是歌手和词曲作家的无能,而是他们的无奈--是"流行"文化性质所决定的。与戏剧、电影、绘画、魔术、曲艺、文学等艺术门类相比,流行歌曲、流行歌手的寿命是较短的。作为特手,要想延长、保持特稿的采写生命,就应该在激烈的题材竞争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战胜自我,不断推陈出新。陈昕说:"我常说,《知音》好比一列快速行驶的列车,即使是我们的编辑,步子稍慢点也许就跟不上了。这是因为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从前认为好的新鲜的题材,现在也许就过时被淘汰了。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讨论二奶问题或许还算新潮,现在还讨论可能就让人反胃了。可什么稿子才是好稿子呢?什么才是‘内容创新‘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生活去寻找,到生活一线找稿源。比如我们曾发表过的‘约会强奸‘、‘保卫贞操同盟‘、‘8分钟约会‘等,都是当时甚至现在的一些新时尚,而围绕它们发生的故事,自然就比较新,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而为了培养好感觉,找到好点子,除需要深入生活外,还需要经常充电学习,特别是多看一些时尚类报刊,以跟上最新的时代步伐。其实,充实自己,也是在完善我们的人生。" 四、什么叫"特稿讲时效而不重时效" 讲时效而不重时效,并不矛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特稿不能没有时效性,但不能把时效性当做特稿好坏、成败的重要指标。这对于总编、编辑和特手来说,都有启发价值。片面地强调争夺时效性,实际上是扬短避长。因为,与电子媒体相比,纸媒体在时效性、直观性上是个软肋。但是,电子媒体也有自己的软肋,比如缺乏文趣。就像漫画不如摄影那样"先进",摄影却永远也取代不了漫画,因为漫画的"味道"是摄影永远都无法企及的。 第六章 语不惊人誓不休 --怎样进行艺术地表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小说的初级阶段是传奇故事。纪实文学的初级阶段是特稿--新闻故事。特稿的文学性,是需要通过语言的艺术性来强化的。 从狭义角度来看,特稿与报告文学是纪实文学的一对孪生兄弟。在论及报告文学与虚构文学的关系时,著名的报告文学理论家李炳银指出:"报告文学的出现和得以存在与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它填补了新闻与虚构文学之间的空白地带,并且在这个空白地带较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作用。""虚构性的文学创作,有行动自由,生动形象,典型性强,丰富多彩等特点。可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既真实生动,又有比较重大的影响力的人物和事件,新闻因为及时短小而无力或是顾不上作充分的报道,而文学又因为可以虚构经常地回避了这些真实的存在。""随着新闻、(虚构)文学和报告文学各自的革新与发展,报告文学现在已经是个独立的个体了。"(《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李炳银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同样道理,纪实文学(包括特稿与报告文学)填补了新闻与虚构文学之间的空白地带,并且在这个空白地带较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因此,特稿要想尽快迈进纪实文学殿堂,就需要在强化文学语言上下工夫。 第一节 描述:特稿语言艺术的基本特色 作为语言,表达一般分为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5种表达方式。在具体的语境中,5种表达方式有可能是糅合在一起的,但必有一种起主导作用。叙述是一切表达方式的基础。
为了比较特稿语言与其他新闻体裁语言的异同,我特意选择了两篇同一题材的特稿与通讯加以比对。 例证一 题目:《主人搬家将它抛弃--上海一忠实小狗原地守望七年》(通讯)
更多阅读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关于《老子》第六章的解读 谷神不死玄牝门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关于《老子》第六章的解读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P98.以下简称《今译》)本章老子讨论的依然是道体、道用的问题。怎样理解“谷
第六章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农村改革解说(专著)第六章第六章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什么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就是农村经济的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经济体制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组织并使其正常运转的经济形式。农村
定时任务每月1号执行 第36节:第六章 执行任务不打折 (1)
系列专题:《中层培训选择:做最好的执行者》 第六章 执行任务不打折 对最好的执行者而言,一旦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做出了庄严的承诺。 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不仅都不能轻易放弃,而且还要以尽善尽美的要求保证完成任务
第30节:长篇的辩解只会加重个人失误(1)
系列专题:《最实用的读心沟通术:女人的对话心理学》 2_长篇的辩解只会加重个人失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在所难免。因此,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在社长外出时,接到紧急电话却忘记及时转达;对上司的指示内容含糊不清而提交了错误的
第30节:第六章怎样沟通人际关系(1)
系列专题:《优秀员工必备的18种工作方法》 第六章怎样沟通人际关系 你没法逃避“关系” 常常有很多离职的员工抱怨,他们并不是自身业绩不好或者与老板关系不好而跳槽,真正原因是他们很难与同事相处,不想与那些平庸的同事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