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别让孩子出问题(28)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来的,所以就必须认真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专心地看着孩子,认真地听其说话。只有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焦虑心理的源起,才能够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鼓励孩子各种情绪的自然流露

  与成人一样,孩子也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他们的情绪是毫无掩饰的,敢爱敢恨敢说敢笑,应该说是孩子的天性,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会使得孩子的各种情绪能量得到及时的宣泄,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这些情绪的自然流露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只要不扰乱别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伤及别人,就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孩子情绪的自然流露应该得到鼓励,而不是压抑。发脾气、反抗、哭泣、大声喊叫比默默承受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当然,这里所提倡的情绪宣泄,与以哭闹为手段达到某种不合理需要是不一样的。

  矫正分离焦虑

  这是一种常见的焦虑,下边重点谈谈怎样矫正分离焦虑。

  循循善诱婴儿在与爸爸妈妈长期密切的共同生活中,会对照顾其最多的人(这个人通常是妈妈)形成强烈的依恋。妈妈是其最亲近的人,有妈妈在身旁,他感到特别的安全和幸福。而一旦妈妈离开,就会感到缺乏安全感。因此,在孩子8个月左右时,一旦妈妈从其视线里消失,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并且哭闹。这就是孩子的分离焦虑。孩子的分离焦虑将一直持续到2岁~2岁半左右。这个时期之前,任何时候妈妈离开,孩子都会产生分离焦虑。只有当孩子经历了多次妈妈离开又回来,逐渐建立起"妈妈只是离开一会儿,但一定会再回到我身边来"的信任感时,才能够在妈妈离开时有安全感,从而战胜分离焦虑。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爸爸妈妈(尤其是照顾孩子最多的人)要尽可能减少必须离开孩子的次数,特别是要尽量减少让孩子一个人独处的次数。如果必须离开,便要用孩子能够听得懂的话告诉他:"妈妈要离开一小会儿,但很快就会回来。"你要相信,孩子是能够明白你的意思的,孩子也是能够经受得住妈妈暂时离开的"痛苦"的。只要让孩子逐渐相信,妈妈离开后还会回来,孩子的焦虑就会逐渐减轻。但是千万不要采取如下做法:不理睬孩子的哭声,狠狠心走开;硬掰开孩子紧攥着爸爸妈妈的手,甚至埋怨着,然后离开;把孩子单独隔离到另一个地方,不让其跟着,然后趁机走开;趁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偷偷地走开。

 第28节:别让孩子出问题(28)
  细致有效的对策这是实现矫正成功的基础。就分离焦虑行为而言,专家翁晖亮提出了更细致的纠正教育办法。对策一,扩大接触面。从小尽可能多接触小朋友及家庭以外的大人,拥有多个玩伴,培养与陌生人打招呼的习惯,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胆小、怕生、怕人多等适应不良的表现。对策二,培养自理能力。从小注意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避免事事由别人包办、代劳。防止一旦离开照料其生活的人,便不能适应生活与环境。对策三,培养合群能力。带孩子到公园或游乐场所去,引导孩子同小朋友一起玩耍、交换玩具等,以此培养孩子合群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样,待孩子日后去托儿所或幼儿园时,就能与其他小朋友融洽相处,从而减轻或避免分离焦虑情况。对策四,做好入托前的准备。去托儿所或幼儿园之前,经常给孩子讲那里的生活,并告诉孩子那里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可以在一起开心地做游戏,同时带孩子去那里看看、玩玩,待孩子对那里比较熟悉时再送去。对策五,慢慢来。带孩子去陌生的环境玩,不要性急,慢慢来。当你带孩子第一次去一个游乐场玩时,要先试着和他一起玩几分钟,再花几分钟在旁边看他玩,当感到孩子已经玩得很投入时,慢慢地走开,在远处看其玩耍。对策六,训练孩子习惯短暂地分离。有不少孩子由于对周围环境不安总是紧跟着妈妈,片刻也不愿分开。妈妈不妨和孩子玩一玩分离的游戏。找一个闹钟,拨到一分钟后响,告诉孩子让他好好看着闹钟,你走开,然后一分钟后闹钟响时,立刻出现。当孩子开始习惯这个游戏时,慢慢加长时间,孩子在这个游戏中可明白妈妈离开后,过一些时间,就会再出现,妈妈不是不要自己了。对策七,不要逼迫孩子入托。孩子胆小不敢去时,不要生硬地把他推进去,而是要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如在最初几天,可陪同孩子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里玩。随着孩子与小朋友和老师逐渐熟悉、亲近,逐渐减少陪同时间,最后完全放手。对策八,对父母进行教育。有焦虑倾向的父母,要认识自身的个性和弱点,以及自己对孩子的不良影响。父母应明白,要想治好患儿,必须先治疗家庭其他成员。否则,同上述"消极情绪转移"一样,只能让孩子的焦虑行为加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6028.html

更多阅读

第41节:别让孩子出问题(41)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如何给病中的孩子减弱痛苦  爱的行为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又是一种可以用来表示惩罚的行为。把曾经隔离的猿猴放回正常的群居生活中去,开始时它们会表

第40节:别让孩子出问题(40)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营造温馨民主的家庭气氛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是绝对不可能培养出快乐的孩子的。  ★调适"处方"两则

第39节:别让孩子出问题(39)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消除抑郁,不吃药当然可以,心理治疗也可以解决问题,不过,若生理方面症状较严重,适当服些药对尽快缓解症状有好处。症状缓解,人的信心也会有所恢复,进而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因此,有条件的

第38节:别让孩子出问题(38)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倾心安抚孩子的不安,很多时候是出于想象,如狼在他闭上眼睛的时候出现,把他给吞了。孩子的想象力丰富,词汇却很贫乏。当他们不能好好表达时,帮助他们表达其想法,如那只想来咬人的狼是不是

第37节:别让孩子出问题(37)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睡眠的不安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接受了电视或"小人书"等传媒的影响,在想象力丰富的学龄儿童脑子里,壁橱可能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若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

声明:《第28节:别让孩子出问题(28)》为网友我们床上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