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耐性是一个人做事的耐心程度和对压力的忍耐度,是意志薄弱的行为表现。耐性差的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显得漫不经心,常常半途而废,遇到困难就放弃,没有持久性,对目标、目的感到惶惑不安。 ★耐性差的特征 1?情绪易激动,很难预测他会干什么; 2?吃饭时爱动;

3?看电视时一会儿坐着,一会儿站着; 4?不能坚持玩一个玩具,而是拿拿这个,碰碰那个; 5?咬手指甲; 6?神经敏感、神经质或常感到不安; 7?情绪不稳定,变化无常; 8?所做的事与年龄不相称; 9?经常与人争吵; 10?坐立不安、多动; 11?经常打碎朋友的或自己家里的物品; 12?不能与朋友和谐相处; 13?经常打架; 14?做事不思前想后,爱冲动; 15?发火时骂人或说一些伤人的话; 16?不如自己的愿望时就打滚耍赖; 17?经常哭哭啼啼地吵闹。 ★耐性差的危害 容易移情、移位(职责感)、移志。见异思迁,神志慌乱,长大后对婚姻、事业、人事关系都有严重不良影响。 没有勇往直前、克服困难的精神,执行能力差,创造能力差,影响学习成绩以及目标任务的完成。 攻击性强,脆弱,又常常懊悔不安,影响正常人格的形成,发展下去很容易产生精神疾病。 人生是一个既短暂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而做好每一件事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如果没有耐性,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会一事无成。因此,幼儿时期就应该培养一种坚强的意志和耐心,为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耐性差的原因 1?父母性子急躁,对孩子产生影响,使其情绪常常处在不稳定状态; 2?父母包办过度,使孩子丧失新鲜感和求知欲,处处依赖父母,做事虎头蛇尾; 3?对孩子没有目标要求,致使孩子没有追求方向; 4?对孩子要求太高,使其感觉难以成功,因此索性放弃; 5?从小缺乏耐性教育或教育方式不适当,不对路(例如对多动、责任缺失等行为纠正不力); 6?缺乏智慧的"挫折"训练,孩子的意志没得到培养; 7?挑战活动参加得少,耐力得不到磨炼。 ★培养耐性的办法 父母应采取的办法 父母要学会忍耐父母首先要学会耐心地等待,才能让孩子学会忍耐。爸妈性子急躁,孩子耳濡目染,长大后可能会存在忍性差或霸道等情绪问题。 勿包办代替对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爱一切包办,这样一来,碰到孩子不喜欢做的事,都由父母全权代劳,结果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把事情做到底的耐性。 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无论是谁都不喜欢困难的问题和费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题慢或不能做出来时而将答案告诉孩子的办法是错误的,应当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过程、轻结果初学钢琴的人不可能即刻弹奏出动人的乐曲,刚会走的孩子是不可能会跑的。孩子要经过爬、走的过程后才能学会跑。即使孩子着急,做父母的也不应当着急,应抱着相信孩子的态度,耐心等待。 别对孩子期望太高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应当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对其爱好给予关注、鼓励和支持。 坚持有规律的运动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健康的心理。运动有不可小觑的功效。让孩子确立可行目标,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锻炼,孩子会逐步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现在80%以上的孩子没有锻炼的习惯,这是家长和学校应该纠正的现状。 玩益智玩具让孩子玩一些具有开发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积木类。一个个小木块堆积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纸同样也是一种培养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着画好的曲线、直线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孩子的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