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别让孩子出问题(6)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要有恒心。不可期望孩子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某一种技能。例如上厕所,正常发育的儿童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便能学会蹲马桶、擦屁股、拉水箱、洗手等一系列动作,并理解每一步的意义,但孤独症患儿可能需要半年、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掌握和运用。训练的目的是教会患儿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自理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很多家长对行为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不熟悉,一定要有专业人员如行为治疗师、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特教老师在场辅导治疗。对每个患儿出现的每个行为都要尽量去理解,在他们每一个行为出现以前或即将发生时,家长就要预见到他们可能会去干什么、将要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至1小时内。否则,长时间看电视会导致孩子罹患电视孤独症。选择适合孩子看的节目,如动画片、木偶片、儿童文艺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或反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节目。家长应尽量陪孩子看电视,同时要给孩子解释节目中有教育意义或启发性的内容。家长还应控制自己看电视的时间,避免孩子跟着家长过长时间地看电视。家长可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和进行户外运动等方式,扩大孩子的兴趣范围,转移孩子对电视的注意和依恋。

  多动

  ★多动症是轻微脑功能失调

  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是指轻微脑功能失调,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发生率为5%~10%。

  多动症的高峰年龄为8~10岁,男多于女。病史、儿童行为与活动观察记录材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就是多动(活动过度),此外还有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易冲动、情绪不稳等,所以是一种综合征。患儿还常伴随有学习困难,但智力发育正常。进入青春期之后,多动、冲动、注意力涣散等明显的症状有所减轻,而自卑、情感抑郁和破坏行为等却明显加重,学习困难、接受能力差的表现也开始突出。

  多动症患儿多数不经任何治疗可逐渐痊愈,但尚有一部分患儿可延续为成年期性格障碍。

  ★多动症的症状

  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儿童多动症通常有如下症状。

  注意力涣散

  包括:课堂上经常不听老师讲课;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集中精力做功课或从事有组织的活动;难以坚持完成某一种游戏或事情;做事往往有始无终。

  行为冲动

  包括:经常未经思考即行动;过多、过频繁地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难于引导、控制、调节其活动;需要过多的监督;时常在教室中吵闹甚至喊叫。

  活动过多

  包括:到处乱走或过分地攀爬;不能静坐学习或学习时坐立不安;睡眠时在床上过多地翻动;终日忙碌不停,似乎被一个发动机驱动着一样。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英国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为l%,北美为3%~5%,美国为6%。

  1987年,美国精神病学会进一步提出了多动症儿童的诊断标准:

  1?常常在座位上玩弄手、脚或蠕动身体(在青春期,可能局限于主观的好动感觉);

 第6节:别让孩子出问题(6)
  2?难以按要求保持坐姿;

  3?易受无关刺激的影响而分心;

  4?难以在游戏或团体活动情境中等待轮流的机会;

  5?回答问题欠考虑,具有冲动性;

  6?难以遵从他人的指令(不是出于反抗或不理解);

  7?难以将注意力保持在任务或游戏活动上;

  8?常常一项活动还没完成就又去干其他事情;

  9?难以安静地玩耍;

  10?常常谈话过多,喋喋不休;

  11?常常打断或插进别人的谈话;

  12?不能倾听别人的谈话;

  13?常常丢失生活中的常用品(如书、玩具、铅笔等);

  14?常常采取冒险行动而不考虑行动后果(如过马路时横冲直撞,不注意过往车辆等)。

  一个儿童如果在上述14项指标中有8项符合,且已持续6个月以上,就可能患了多动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6058.html

更多阅读

第41节:别让孩子出问题(41)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如何给病中的孩子减弱痛苦  爱的行为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又是一种可以用来表示惩罚的行为。把曾经隔离的猿猴放回正常的群居生活中去,开始时它们会表

第40节:别让孩子出问题(40)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营造温馨民主的家庭气氛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是绝对不可能培养出快乐的孩子的。  ★调适"处方"两则

第39节:别让孩子出问题(39)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消除抑郁,不吃药当然可以,心理治疗也可以解决问题,不过,若生理方面症状较严重,适当服些药对尽快缓解症状有好处。症状缓解,人的信心也会有所恢复,进而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因此,有条件的

第38节:别让孩子出问题(38)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倾心安抚孩子的不安,很多时候是出于想象,如狼在他闭上眼睛的时候出现,把他给吞了。孩子的想象力丰富,词汇却很贫乏。当他们不能好好表达时,帮助他们表达其想法,如那只想来咬人的狼是不是

第37节:别让孩子出问题(37)

系列专题:《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别让孩子出问题》  睡眠的不安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接受了电视或"小人书"等传媒的影响,在想象力丰富的学龄儿童脑子里,壁橱可能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若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

声明:《第6节:别让孩子出问题(6)》为网友青隽臾凉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