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第84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2)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

战略的变化就是创新,战略的成功也依赖于创新。战略是一种计划,而创新是一种能力。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可以制定一大堆的战略规划,但是,能不能实现,却要看它们的创新能力。在中国,古代人就已经有了登上月球的愿望,并且研制出了可以飞上天空的鞭炮。可是,古代人也仅仅是能够研制出鞭炮而已,他们无法造出飞船,也就不能够登上月球。真正登上月球是最近几十年才实现的事情,在这之前,是人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创新的结果。可见,制定了战略并不一定就能实现目标,只有同时具备了创新能力,并且是持续的创新,才能够实现战略。

  所以说,创新是战略制高点,是战略得以实现的前提与根本。战略制定后,创新就要同行,这一点被很多企业所忽视。如果我们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先进,有着数不胜数的经验值得企业去学习。

  我们不妨从共产党的两次国共合作中寻找一些经验: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大会提出,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党革命运动为中心,决定同国民党的联合战线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共产党员应该加入国民党”,“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知识分子集中于国民党”。

  这是国共第一次战略合作。后来由于国民党的反革命行为,国共第一次合作随之宣告结束。但是,共产党是一个创新的组织,他们并不因为第一次合作的失败就顾虑重重。创新是他们成长的基因,他们已经把持续创新作为组织发展的持续动力。当环境需要的时候,他们会继续进行合作创新。这就产生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二次合作。

  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共产党不断创新的结果。同样是国共合作的战略,在第一次合作和第二次合作的过程中就有了细节的不同。第一次合作期间,共产党以“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党革命运动为

  中心”为核心,第二次合作则要求在保持共产党独立的基础上,以抗击日军侵略为主。这就是一种创新。从全面支持国民党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共产党一直把合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运用的就是创新的力量。

  相反,国民党由于思维僵化,不愿变革,虽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战略,但无论是抗日还是国共合作,都处于被动地位。

  “并购”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已不是陌生的词汇。事实上,发生在商业领域内的一串串并购事件,无论是华润、海尔、青啤,还是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惠普与康柏等等,这些都是足以令我们眼花缭乱并津津乐道于资本市场的神话了。然而,有关部门对并购企业的研究表明,只有34%的企业并购走向了成功。

  为什么并购的成功率如此之低?并购之所以失败,并非是战略的错误,而是在战略运行的同时,没有跟进创新的步伐。企业文化的差异,运营模式的不同,组织制度的重叠,所有的这些,都需要运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

  创新已经不再仅仅是我们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它已经成为关系到我们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只有把创新上升到政治路线的地位,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就是成长的最佳方式

  前面已经谈到,创新是共产党的成长基因。其实,对所有人类社会的组织而言,创新都是他们的成长基因。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从古到今,每一次的社会进步,都伴随着新发明、新创造的出现。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步。共产党从自身的成长经验中深刻领悟到这一点,因而向全社会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口号。

  分析共产党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其每一次的成长壮大都是创新的结果。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第二次国共合作,从城市武装暴动到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建立,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等等,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共产党的成长方式。

 《红色管理》第84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2)
  学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在现代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学会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知识上有所进步,在思维上有所创新,最终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企业也是如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对手吞掉,就必须学会学习。学习当然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通过学习拥有创新能力。

  有人认为一个企业的成长,靠的是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企业组织和制度等等东西。殊不知,就如同一个人一样,这些东西只是一个人的四肢和五官,有了四肢和五官,也只是成其为人而已。同样一个组织只有具备了战略、文化、组织和制度等,也只是成其为企业罢了。

  事实上,真正维持人的成长的,不是四肢,也不是五官,而是心脏!当心脏不跳动了,其他再完美也等于零。对企业来说,创新就是其成长的心脏,当企业不创新了,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长期形成的“左”的条条框框,面对百乱待理,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邓小平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高度的创新精神抓住了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关键——只有创新,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来”。他率先向全党发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重新确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对当时的环境有一个清醒地认识:“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古老社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56069.html

更多阅读

《红色管理》第97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5)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恰在这时,苏联政府又表示,愿意在原子能和平利用方面给中国提供技术援助。  中国核工业从创建一开始就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主要放在自力更生

《红色管理》第96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4)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邓小平理论创新实际上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无论是马列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没有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为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苦苦求索的问

《红色管理》第95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3)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在以后的道路中,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但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中国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不能完全照抄马列主义的“本本”,也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的经验。因此,党始

《红色管理》第94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2)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其次,共产党的解放思想是一个永远坚持不间断的过程。而企业所追求的思维创新则是间断不连续的,当新的“蓝海”开辟,它们就会停止创新,当“蓝海”再次变为“红海”,它们又开始创新。  最后,“解

《红色管理》第93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11)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第四,是“导向性”原则。组织的导向决定着全体成员的注意力。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企业的导向经历了一个从生产导向型、产品导向型、促销导向型、营销导向型的发展历程。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使命

声明:《《红色管理》第84节:创新永葆组织生命力(2)》为网友另味怪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