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
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样,美军在这方面要求也极为严格。美军士兵的训练标准是这样要求的: 5时30分起床,6时体能训练,7时30分早饭,8时30分开始训练,12时30分午饭,13时又开始训练,17时30分晚饭,18时准备次日训练、思想工作、额外训练,20时至21时熄灯之间的1个小时为士兵个人时间。 从这张美国陆军训练中心的新兵作息时间表,大致可以看出美军训练新兵之严格。美军把新兵入伍训练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是“基本战斗训练”,时间为9周,旨在将从社会上招募的“平民志愿者”变成“经过基本训练的士兵”;后半部分是“高级单兵训 练”,就是对拟担任不同岗位工作的士兵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训练,把“经过基本训练的士兵”培训成“军中学徒”。美军认为,新兵从入伍到训练合格,需要在管理教育方面施以全面控制、行为塑造、提出要求、赋予责任、给予特权等一系列的外部影响,使之彻底完成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美军十分注重严格管理。从新兵走入军营那天起,美军规定男兵只准留平头,女兵只准留短发。新兵宿舍一律是大房间,每个房间里七八十张高低床排列得整整齐齐,对内务整洁的要求也颇高。美军明确规定,酗酒者要受到严肃处理,发现有服用或保存麻醉品者、偷盗者、体检蒙混过关者,则立即予以开除。另外,一些部队还规定,训练中不准看报,不准看电视,不准听广播,不准上网;抽烟的士兵每天只能在指定的地点抽3支烟,违者将给予纪律处分。 最后,提升业务能力。军队是专业的战斗组织,以打仗取胜为目标,战斗力最终要体现在军人的军事业务能力上,因此军队训练的重点最后必须落实到军官指挥技能和战士军事技能上。军官重点进行现代作战理论学习和指挥技能训练。现代作战理论和各级各类指挥技能由国防大学、指挥学院、军兵种和大军区学院进行;士兵重点进行武器和专业技能训练。由士官学校、教导队和基层军官、士官、班长进行。基层指挥军官和班长要成为“四会”(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教练员,具备指挥、训练和管理部属的能力。 对比军队的训练,我们会明显地发现,很多企业的培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重视业务技能提升,忽视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许多企业往往只重视对员工业务能力提升的训练,忽视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其实没有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基础和前提,员工业务能力的提高缺乏基本的保障,业务能力提升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要提高企业的业务竞争能力,企业就要在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上多下工夫。 重视基层员工的培训,忽视高层或者最高领导的学习和训练。很多企业进行培训的时候,管理者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很少参加培训,即使参加也会在培训的过程中忙里偷闲,处理其他事务。假如军队只重视士兵的训练,而不注重对军官或者最高指挥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指挥官依靠过去的经验指挥部队,这样的军队是很难打胜仗的。在中国,对于各级军队指挥官就有各级学校对应进行培训和教育,对将军的教育和培训就由国防大学进行,即使你是大军区司令甚至总参谋长也不例外,对校官、尉官的教育和训练则由各类指挥学院以及军兵种和大军区的军事学院进行。 培训随意性强,计划性差,不愿对新进入的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很多企业的培训没有明确的目标,随意性强,计划性差,对培训资源缺乏合理的使用。在军队中,不管以前你是预备役军官,还是射击运动员,进入军队都必须接受统一的和基础的训练,以保证你能同其他人成为一个整体,可以协同作战。 通过组织变革适应时代需要 近些年来,组织变革的最重要和最普遍的类型之一是结构变革。这种类型的变革很受欢迎并具有渗透性。它改变了组织的“形状”、管理层的数量、工作的性质和数量,或构建组织所遵循的原则。 变革一定是基于市场环境、经济环境和战略变革的需要进行的。 这种变革还包括流程再造,是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重新设计,带动组织文化、结构和信息技术的变革,以取得顾客服务、质量、成本和速度等方面绩效的显著改善的一种跨职能活动。 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时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实施动态的组织变革,使企业永远充满活力。企业的组织结构惟有实施动态管理,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 在企业管理中,这种组织的变革还要包括产品及服务变革、战略和结构变革、文化变革、技术变革等等。对于一般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我们建议在2年内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一次检查,研究它在市场上的适应度,检查客户的反映和满意度。如果需要调整,就要果断地进行组织结构变革,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对于从事信息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我们建议每年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进行一次市场适应度和客户满意度的调查,并依据回馈,做出必要的调整。 高层经理人员要定期评价组织结构,判别这种结构是否适合组织变化的需要。许多组织在试用了一种组织结构后,又重组为另一种结构形式,为的是找到内部报告关系和外部环境需要之间的更恰当的匹配。例如,康柏计算机公司为促进新产品的开发,从职能型结构转变为事业部型结构,但大约一年之后,为避免产品线间的竞争,又调整回到了职能型结构。 在发生下列情况时,组织变革也许就应该发生:决策迟缓或质量不高;组织不能创造性地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明显过多的冲突。